Page 520 - 澄江年鉴2017
P. 520
2017 澄江年鉴
传统民居、古树名木及古建筑、民俗文华等历史文化遗迹遗 庭和睦、文明礼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遏制农村打架斗
存,建设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标志性公共建筑,保护 殴、打牌赌博、大操大办等不文明现象。
民族语言、文字、服饰、习俗等传统文化,优化院落布局, 4. 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农民群众参与美丽宜居乡村
尊重生活习俗及传统模式,顺应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 建设机制,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
素。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弘扬农村生 配套,从规划到实施,都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
态文化。加快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村落风情等非物质文 主参与、自主评判权利。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民
化的挖掘,加大对传统艺术、技艺、民俗、人文典故、地域 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决策工作机制。房屋建设和改造倡导
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力度。坚持小规模、 实行统规联建、统规自建,鼓励在符合规划和确保质量的前
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 提下分户建设,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方式。探索推
语花香”,展现美好田园风光。 行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 培育和谐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扬勤劳朴实的农村传统 交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模式。探索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
民风,逐步引入现代文明生活理念,积极营造美丽宜居乡村 美丽宜居乡村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全
文明和谐新风尚。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生态 面加强村内卫生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工作。
文明知识的普及教育,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倡导厚养 (八)抓好乡村治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是推进
薄葬,积极推行生态节地葬法,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合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
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有序引导农民合 摇,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
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健全完善基层党
3.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 组织体系,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在
设,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
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文体广场、文化室和文化大院建 举,选优配强村组干部队伍,加大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
设。深入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戏曲”等活动。贴近农 官力度,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创造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 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大
产品。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七彩 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机
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丰富农民体育生活。 制,保障村干部补贴合理增长,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七)抓好素质提升。提升农民素质是建设美丽宜居乡 2.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县、镇(街
村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 道)、村(社区)、组四级为民服务中心(站、点)及综合
体作用,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为农民自发行动。 服务平台,采取“互联网+”理念,拓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
1.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 务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积
训力度,强化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向二三产业转 极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探索农村党员网格化管
移。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创 理。开展基层法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
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为重点,加大新型职业农 点,深化“警地共建”工作。
民培育力度,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 3.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
高素质农民。 自治机制,坚持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
2. 加强农民创业培训。针对在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和创 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
业基础的青年农民,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村经济带头人开展创 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推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组织体系,
业培训。以激发创业热情、教授创业技能和相关农业知识为 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规范村务监督
主要内容,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业就业或扩大 委员会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村务情
产业经营规模,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创业能力强、发 况分析制度,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以扩
展潜力大,在农民增收致富中起带头作用,扎根于农村、致 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社区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
力于创业的新时期农村创业人才队伍。完善和落实农户小额 点,丰富基层群众自治形式,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信贷及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扶持农民 “一事一议”等制度,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
以创业带动就业。 推广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
3. 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提倡人人遵纪守法,维持良好 行为规范。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理事会、村老年协会等社
有序的社会治安。破除封建迷信,引导养成科学文明的良好 会组织建设,发挥农民的建设主体作用。
习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养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 4. 提高农村党员群众法治意识。加强基层干部法律知识
的意识,崇尚公共道德,促进形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家 培训,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
- 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