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9 - 澄江年鉴2017
P. 519

附  录           2017


          水。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                           异地扶贫搬迁357户1047人。
          村延伸。加大村庄河道沟渠坝塘疏浚整治力度。全面清理                               2.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
          草堆、粪堆、柴堆、石堆、肥堆。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建                           域特色产业,优先在适宜的贫困地区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
          设,推广农村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以电灯、太阳能路灯、                           加工基地,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流通网络和产地市场建设
          风能路灯等多种照明形式互为补充,加快乡村路灯建设,全                           向贫困地区覆盖。大力开展电商扶贫,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
          面提升农村亮化水平。力争实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村内                           织。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全面推进雨露计划,确保
          通。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村内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                            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开
          70%,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不低于70%。                               展扶贫村创业带头人培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确保每个贫
             2.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                        困村有1—2个(省指标)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村至
          程,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改进畜禽饲养方式,                           少参与1个(省指标)增收项目。
          引导农民单独建畜厩等附属用房,实现人畜分离。推进农                               (五)抓好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美丽宜
          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建成病死动物收集和无害                            居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对适度规模集中居住100户以上的中
          化处理体系。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广实施高效节水项目,                            心村或相邻几个永久保留的村庄,集中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
          减少农业用水和用肥量。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规模养殖场                           施,培育服务载体。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建设,加
          85%以上。                                               快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网建设,加大农村人饮安全、山区“五
             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开展村庄绿化工程,利用乡土树                       小水利”等建设力度,全面解决国家规划内农村人口和农
          种、本地花木对村庄路、渠、塘、院等进行绿化,注重保护                           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以建制村通油路为重点的农
          湿地和古树名木,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                           村公路建设,加快向农民集中居住点、农业园区、农村旅游
          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鼓励引                           点延伸,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面。加强农村班线客运
          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绿化小品,提倡庭院、屋顶和                           站建设,优化班线线路网络,确保“路、站、运、管、安”
          围墙实施立体绿化和美化,发展庭院经济。围绕抚仙湖保                            协调发展。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
          护,组织开展清水城镇、清水乡村、清水湖库、清水河道                            的新型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各类用点同网同价。加强广播、
          试点工作。大力实施森林生态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                            电视、电话、网络、邮政等公共通信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
          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擅自占用土地、非法采石取土等行                             庄采用管道下地铺设。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村村有安全饮用
          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05%以上,受保护地占国土面                         水,通电、通路,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
          积比例超过18%。                                               2.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统
             (四)抓好扶贫攻坚。扶贫开发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                          筹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室内面积不低于300平方
          设的重要力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期扶贫开发                           米的标准新建或改、扩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63686”行动计划,在今后6年,紧扣脱贫、摘帽、增收3                        文、教、卫、社保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幼儿园、中小
          个主要目标,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重点区域,瞄准建档                           学校点、卫生室、综合活动室、农家(社区)书屋、农贸市
          立卡贫困对象,推动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                           场、便民超市、社区公共管理合作社、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及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6个到村到户,                          电子金融设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构建农村新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                           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移民新村建设、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整乡整村整体推                              3.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宜农则
          进、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生态建设8大工程,健全投入增                          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靠对集
          长、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管理、“三位一体”大扶贫、考核退                           体机动地、四荒地、林地等租赁承包增加村集体收入,通
          出激励约束、“挂包帮”驻村帮扶、信息化动态管理6项体制                          过对村闲置资产进行改造提高租金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机制保障,确保全县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地区同                         全面推广强基惠农“股份制合作经济”工作,健全农村“三
          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资”管理制度,有条件的推进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1.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                       探索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确保美丽宜
          施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挂包帮”“转                           居乡村示范点都培育有村集体经济。
          走访”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积极开展                               (六)抓好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提升美丽宜居乡
          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整合部门建设资金,                           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涵。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彰显山水田
          撬动政策性贷款,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搬迁为重要抓                           园风光,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
          手,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和异地扶贫搬迁户人均                           宜居乡村。
          补助标准,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018年以前完成                            1.  突出民族和田园特色。充分发掘和保护传统村落、

                                                                                                          - 451 -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