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8 - 澄江年鉴2017
P. 518

2017     澄江年鉴


           促进产业体制增效。                                            基本农田。加强对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保护,全面落实传
               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抓住澄江被列为全市建设国                      统村落民居保护规划,引导群众到规划点建新房,不符合土
           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重大机遇,坚持把发展庄园经济作                           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加大一
           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围绕蓝莓、荷藕、核桃、景观                           户多宅、超标多占等农房建设违规违法现象整治,积极推进
           苗木、抗浪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建基地、建庄园,进一步扩大                           “空心村”整治。
           高原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                               2.  推广滇中民居建筑风格。按照“设施配套、色彩和风
           明、功能齐全、层次较高的精品旅游农庄和都市农庄。推进                           格统一、各具特色”的原则,在民房规划建设审批中,推行
           生态农业循环工程,因地制宜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                           “滇中民居”风格,充分体现民房建设的地方特色。民房建
           和循环农业技术。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采取政府扶持和项                           设层数一般要求控制在三层半(三层,局部四层)以内,砌
           目引导的办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抓好新机具引进                           体结构首层层高不超过3.6米,檐口总高不超过13米。新建民
           和推广。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村,                           房必须严格按照滇中民居建设方案建设,禁止使用彩钢瓦、
           推行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构建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每                           石棉瓦等临时性建筑材料作为上盖屋顶。结合“百村示范、
           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培养1名以上农村科技辅导员,农机化                          千村整治”行动,对原有住宅应严格按照居民点建设规划及
           水平达50%以上。                                            建筑色彩和风格,分批分期进行民房外观改造。
               2.  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3.  全面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
           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建、科学规划、连片推进、精准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
           围绕蓝莓、荷藕、核桃、抗浪鱼等特色产业,通过建窖、建                           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库、建房等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以山区、半山区贫困村落、地质灾害村落为突破口,
           向园区和城镇集聚,完善初加工标准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电                           统筹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扶贫安居工程、棚户区
           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加大农特产品销售。每个美丽                           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加大农村D级危房改造,集中
           宜居乡村示范点培育1~2个增收致富产业或产品,加快形成                          力量解决群众安居问题,优先解决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安居
           “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房建设。结合民族、地域和文化特色,搞好特色民居设计和
               3.  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                      推广,保护传统民居,示范推广统规联建方式。完成2209户
           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消费业态,促进农旅融合、                           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切实改善农村住房和农村中小学师生
           农商结合发展。以发展庄园经济和打造农业庄园为支撑,依                           用房条件。
           托抚仙湖和帽天山自然资源、农村田园风光、村落民俗、民                               4.  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建
           族特色和乡村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林果采摘、特色养殖、农                           设,提高农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和通信设施抗旱保障能
           家餐饮等,促进农村生态、景观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                           力。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提高农村学
           优势。                                                  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质量。加强山
               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                      洪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县级
           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新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及县级山洪灾害信息平台作用。
           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规                               (三)抓好环境整治。环境整治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
           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倾斜                            设的重要切入点。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厕、
           安排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                            改灶”综合行动,实行人畜分离、厨卫入户,切实改善农村
           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                            人居环境。
           务,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                               1.  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村庄道路硬化工程,采
           每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发展1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                          取铺装透水砖、滤水砖、滤水石、石板、弹石等不同方式,
           合作组织。                                                开展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工程。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垃圾分
               (二)抓好村庄改造。村庄改造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                         类、收集、转运、处理方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
           设的重要抓手。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为突破口,                           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深化“厕所革命”,
           加大建设力度,提升村庄整体建设水平。                                   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建
               1.  发挥规划统领作用。按照全域理念,完善镇村规划体                      立镇(街道)党委、政府责任追究机制,开展农村私搭乱建
           系,科学布局重点镇(街道)、村(社区)。遵循“有利生                           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对严重影响村庄面貌、居住、道路安
           产、方便生活、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保护文化”的原则,                           全的各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进行拆除。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
           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按新规新建、改造提升和保护修缮                           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选用氧化塘、生态沟、人工湿
           等类型,对原有村庄规划进行修编,统筹好基础设施和公共                           地等工艺,收集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重点治理传统村落、
           服务体系建设,村庄发展要有预留用地。村庄建设严禁占用                           入湖河道源头和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的村庄污

            - 450 -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