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澄江年鉴2017
P. 112
2017 澄江年鉴
一”和空间布局“一张网”管理,加快编制《抚仙湖径流区总 紧紧围绕生态统城乡、建城镇,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
体规划》及《澄江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规划和《澄江 观”的方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
县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等,形成 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切实加快推进生
完整全面、科学可行、覆盖全流域的城乡规划体系。要紧紧围 态城市建设。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
绕“三区两城”发展定位,不断提高城乡规划水平,按照全县 生命线,我们要坚持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增强城市可持
一盘棋、城乡一张图的要求,实行全域规划,围绕“一城五镇 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加快以“四
多村”规划建设,实现县、镇、村规划全覆盖,形成以县城为 高两轨”为代表的对外综合交通网络和“三纵三横”为代表的
“龙头”,集镇为“支点”,辐射带动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县内公路通达工程建设,全力配合做好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
体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高规划的质量,特别是 段(澄江段)、澄川高速建设,加快推进抚澄大道等新城区市
总规与详规之间、城乡规划与土地、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之间 政道路建设,打通澄波路等一批断头路,启动客运站建设,配
要相协调,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要突出文化特色, 套完善新城区出租车招呼站、公交车站台、汽车停车场等设
重视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落实滇中民居建筑规划设计。二要 施,健全城市交通综合网络体系。加快城市规划展示馆、公园
突出文化特色,彰显生态文化旅游形象。城市文化是区域发展 等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重要功能设施。二要统筹推进新城开
的灵魂,是构建城市特色的“基因”。澄江县历史悠久,文化 发和老城改造工作。要紧紧抓住国家优先推进中小城市新型城
淀积深厚,曾有“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淳”的美 镇化的机遇,积极争取将我县列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
誉,澄江县城有“丹凤衔书”的美称。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 设。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灵活运用新型城镇
注重充分挖掘澄江县文化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彩的表现手段, 化、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北岸湿
注重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文化元素设计,科学安排“山、 地安置房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加
水、田、路、产、城”六大要素,在规划中充分体现澄江的旅 快推进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盘活体育馆片区、飞机场片区
游服务功能和山水田园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把文化延续于城 等闲置土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佑宇时代广场、华业大
市的文脉,熔铸于城市的精神,彰显于城市的形象,努力构筑 厦等房地产项目开发,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着力提
抚仙湖流域特有的文化特色,使城市文化在经营中增值,在经 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三要着力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增强城市综
营中发展,在经营中升华,着力培育具有澄江个性、特色鲜明 合承载力。要抓住玉溪市申报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
的高原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形象。三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城乡建 下综合管廊省级试点的机遇。对城市新区、成片开发区、新建
设管理。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就要作为指导城乡建 道路注重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对老城区,要结合道路整
设和发展的法定依据。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加强对执 治、旧城改造,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新区、成
行规划的监督,增强规划的权威性、执行力,要坚持一张蓝图 片开发区推进海锦城市建设,合理采取“渗、蓄、滞、净、
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决杜绝规划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用、排”等措施,确保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
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延续性。各街镇和有关部门要深入开 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20%以
展违法建筑清理清查活动,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上的面积达到海绵示范要求,新区新建道路全部建造地下综合
凡是未按规定程序取得相关合法手续的,都是违法建筑。对已 管廊。探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经建成的,要依法果断拆除,对正在建设的,要采取有效措 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试点建设,启动第二自来水厂扩建、坝区
施,坚决制止下来。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审批建设过 污水全截污工程、中水回用系统推广等项目的建设,实现坝区
程中,如果出现徇私舞弊、乱批乱建的,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查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厂扩
处。要严肃城市规划管理,筑牢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市民监 建,不断增强城乡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促进
督、舆论监督和城乡规划督察员监督几道防线,切实增强规划 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与城
管理的法定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镇建设并举,加快推进“一城五镇多村”规划建设,重点推进
(二)突出抓建设,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解决好功 广龙旅游小镇、海口仙湖古镇、立昌旅游小镇建设,培育和壮
能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承载力不强的问题。近年 大旅游产业,同步实现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繁荣城镇市场和
来,我们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成功创建 经济,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要创
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楹 造更多就业机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
联文化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 业,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实现就业增长与人口城镇化的良性
“十一五”末的2.8平方公里增至3.7l平方公里,城镇化率 互动。按照“建成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
由34.5%增至44.1%,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品位得到 环境、实现新发展”的要求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推进
明显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旅游镇村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镇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综合承载能 建设,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打造具有高原湖滨特色、绿色
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 低碳和人文品位的生态旅游城市。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