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澄江年鉴2017
P. 111

专  文           2017


          所以说,抓好生态城市建设,是我们有效应对抚仙湖保护面临                          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不适应城市快
          的严峻挑战,确保抚仙湖水长清的重大举措。                                 速发展的要求;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城乡发展
             (三)抓好生态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                          宜居性方面,城乡生态破坏严重和环境污染严重,整体环境
          手。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                           脏、建设乱、基础设施差,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交通
          期,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转型发                          拥堵、停车难、垃圾围城等问题突出,且呈蔓延加剧趋势。这
          展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我们必须促进城乡发                           些问题在我县城乡发展中也都不同程度存在,如果长期得不到
          展方式转变,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                           解决,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推动跨
          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                           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城市工作
          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                           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敢于正视、积极面对、勇
          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                           于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解决。
          式的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富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澄江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城市建设中,
          余劳动力等人群大量涌入,对城市社会结构将造成较大冲击,                          我们要以“生态”为核心,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统
          社会矛盾向城镇集中,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容易出现一些                           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全力推进高原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
          突发性事件,导致城市成为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火山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建设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
          口”。做好城市工作,就是积极应对社会转型,未雨绸缪,维                          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坚持高
          护社会稳定。                                               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
             (四)抓好生态城市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                          营,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解决好重点难
          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                          点问题,重点抓好“建、管、用”工作,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
          能有短板。托管后我县还有7个贫困行政村,5个贫困自然村,                         强劲动力,开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新局面。
          54l0人贫困人口。这些地区交通、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一)突出抓规划,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执行规划,解
          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这就是澄江发展的短板,必须                          决好城乡规划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规划是城乡建设的
          高度重视,着力破除,以全面消除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阻                          “龙头”,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城乡建设管理的
          碍。我们要实现2016年消除贫困,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                        基本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先导作用。近年来,我县
          会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                          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基本建立了城乡规划
          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持之以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建                          编制体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完善了县城市控制性详
          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                          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各类规划,制定出台了《澄江县
          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快推进城市                          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澄江县民房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
          功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引领城乡实现设施                          定》等管理规定,有效引领了城乡建设有序开展。但是在实际
          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建、发展共赢,进而解决区域发展不                          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
          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协调发展中补齐短板,在加                          划体系不健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层次规划编制未形成
          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后劲,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整套完整的规划体系,从而导致规划实际操作性不强,前瞻性
             二、正确认识城乡发展矛盾,突出重点抓关键,不断开创                         不够;二是规划未实现全覆盖,各街镇、村(社区)控制性详
          城乡发展新局面                                              规的覆盖面普遍较低,甚至部分村庄还没有规划;三是规划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存在十个主要问题,全                          法不严,执行规划的态度还不够坚决,不按规划私自建设的问
          省城市工作会归纳了我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                          题时有发生,违规违法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乡二元结构还没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一要坚
          有打破,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尤其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                          持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城乡发展。要牢记“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
          面,差距呈扩大趋势。城市规划方面,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                          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立足
          轻内涵,重求新轻传承,重专家轻民智,公众参与度不高,重                          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着眼“第二个一百年”发
          编制轻执行,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公开性不够。建                          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要突出规划的龙头带动作
          设方面,重开发轻保护,一些特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没有                          用,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保护好;重地上轻地下,地下管线混乱,地面被反复“开膛破                          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当中,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正确
          肚”;重新城轻老城,老城区管理不到位,开发滞后;重硬件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加快形成完整全面、
          轻软件,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等“软环境”                          科学可行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真正使城乡规划能够经得起实
          热情度不高;城市外延扩张的习惯思维、粗放发展的传统路径                          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开展,
          依赖等还没有打破,如何有效处理创新与传承两者关系有待突                          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
          破。城市管理方面,相对粗放,管理体制不顺、制度不健全、                          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多规合

                                                                                                          - 43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