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81
专 文
态治理与修复工程,突破森林、湿地、石漠化生 市的创建数量。要大力传播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
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关键 化,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6个以上。全
技术,力争实施国家和省级林业科研项目20项以 面加快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年内建成并在州市一
上。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科技成果 级开通林业专网,确保OA系统、林业数据报表系
推广服务,推广科技成果72项。推行科技特派员 统、基础信息等二期建设项目上线试运行,加快推
制度,力争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100名以上。围绕 进森林防火、资源数据、林业科技、森林公安等一
核桃、油茶等10个支撑产业发展的重点树种,构 批具有代表性的林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用。加快
建从资源培育、原料收储、制造加工到产品服务 全国森林公安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建成云南林业微
一体化的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一批林业科技示范 信公众平台。
基地和示范园区,以科技引领林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抓好自身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引 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实施
进力度,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加快推进林业现代 “基层党建提升年”行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
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基层实用人才,力争培训基 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
层科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提升基层林业 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
科技支撑能力。 监督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
(十)抓好林业精准扶贫工作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林业厅关于推进林业 识,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大林 处。要认真抓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
业项目资金整合和倾斜力度,大力开展生态治理扶 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
贫和特色林产业开发扶贫,把退耕还林任务的80% 办法,坚持不懈狠刹“四风”,大兴清廉之风,
安排到贫困县,着力发展适宜种植的生态林和特色 努力营造良好的林业政治生态。认真落实党管意识
经济林。扎实推进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使用好天 形态原则,全面实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改
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生态护林员指标和补助资 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
金优先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力争选聘生态护 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
林员5万名以上。继续落实好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有 语权。要进一步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
关林业支持扶贫政策措施,在林地征占用审批、 尽责”意识,着力强化担当精神,敢于直面改革
森林植被恢复费减免、林地承包经营权保留、林 发展难题,勇于突破改革发展瓶颈,主动作为,
业项目安排、民俗农房建设用材等方面给予支 开拓进取,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
持,推动林区群众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不 展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
出山也能致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抓 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推动林业各项
好“挂包帮”“转走访”和“双联系一共建双推 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继续加强林业党建、纪律检
进”工作,强化对砚山县的挂钩帮扶,层层压实帮 查、干部队伍建设、社保、工会、共青团、老干
扶责任,细化落实项目措施,确保挂钩点如期实现 部、综治维稳、保密和安全生产工作,为林业改
脱贫摘帽目标。 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新的历史条件下,
(十一)抓好林业宣传和信息化工作 林业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使
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宣传工作,树 命更加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
牢“大宣传观”;要完善宣传考核制度,充分整合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
各层级媒体、政府网站、《云南林业》等宣传媒 强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不忘初心、
介,加大林业改革发展成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 继续前行,持之以恒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担当
度,加强舆情监测和调控,各州市要组织一些有特 尽责、扎实工作,以更大更快的步伐推进森林云南
色的大型专题宣传活动。要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 建设,努力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争当全国生
设,逐步提高云南省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 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做出林业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
市、森林县城、森林城镇的创建质量,增加森林城 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