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5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55
政策法规
坡地蔗园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坝区蔗园按照 利用滤泥、废渣等生产有机肥、复合肥,扩大其
“田成片、路相连、渠相通”要求,进一步提高排 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应用;支持甘蔗叶、蔗稍生
灌和机耕能力。到2018年,全省建成21个标准化的 产畜牧饲料,大力发展蔗稍养牛,构筑“产业互
糖料甘蔗“高产高糖”基地县,标准化蔗园面积达 补、循环一体、联合发展”的良好格局。(省工
200万亩。(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水利厅、交 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牵头;有关产糖州、市人
通运输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产糖州、市人民 民政府配合)
政府配合) (六)实施多样化产品开发工程
(二)实施良种良法普及工程 积极发展精制糖、绵白糖、红糖、速溶糖、
依托区域性新品种选育基地及种植示范基 液体糖、黑糖、有机糖等多样化糖产品;结合制糖
地,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提纯 工艺技术的改进提升,开发从蔗汁中提取天然抗氧
复壮现有优势品种,到2018年,力争培育应用甘蔗 化剂、二十八烷醇等产品;结合云南省生物资源特
高产高糖新良种8-10个;加大甘蔗健康种苗推广 点,引导生产高档糖果及保健糖、药糖等功能性
力度,甘蔗新良种及健康种苗示范推广100万亩以 糖产品。加快以蔗糖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
上;加强甘蔗配方肥施用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栽培 发和生产,积极发展低聚果糖、甘露醇、果葡糖
技术、高效低毒农药防控技术的综合集成,示范推 浆、结晶果糖等蔗糖深加工产品,拓展蔗糖在医
广180万亩以上。(省农业厅、科技厅按照职责分 药、化工领域的应用。鼓励和支持制糖企业进行
工负责;有关产糖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无公害蔗糖、绿色蔗糖、有机甘蔗基地认定和产
(三)实施机械化生产示范工程 品认证,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云糖”
大力推广蔗区机械化深耕、深松和收获技 原生态品牌产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
术,创新甘蔗机械化技术,重点研发推广适合云南 展改革委、科技厅、工商局,有关产糖州、市人民
省蔗区的关键农机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特别是适 政府配合)
合云南省的甘蔗收割机。到2018年,择优建设5个 (七)实施现代化物流打造工程
1…000亩以上的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着力 优化仓储点布局,推动传统食糖物流标准
推进蔗区深耕深松作业和甘蔗机械收获实践,力争 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促进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现代
全省甘蔗深耕深松作业面积达50万亩以上,甘蔗机 化、流通体系多元化、物流管理制度化、流通组织
械收获作业取得实效。(省农业厅、科技厅按照职 专业化。创新物流运输方式,组织铁路、公路、水
责分工负责;有关产糖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路多式联运,努力降低食糖物流运输成本。尽快建
(四)实施制糖工艺提升工程 成国家食糖储备库,支持企业建设现代标准化食糖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糖业生产管理深度融 仓库,争取期货交割仓库扩容。(省商务厅、工业
合发展,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提升糖业研 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有
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按照绿色 关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食品和清洁生产有关要求,积极采用亚硫酸法改 (八)实施“互联网+云南蔗糖”构建工程
进工艺,提高白砂糖质量,积极采用节能、环 围绕“互联网+”和“云上云”行动计划,重
保、高效的糖机设备。鼓励企业开展以制糖工艺 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
改造提升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省工业和信息化 代信息技术与制糖业的融合创新,打造“互联网
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有关产糖州、 +云南蔗糖”新模式。建立云南省食糖产业数据
市人民政府配合) 库;进一步完善食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规范交
(五)实施综合利用挖潜工程 易内容、规则和风险控制;引导企业加大供给侧
推进蔗渣桨纸生产线工艺改造;支持制糖企 创新,突破白砂糖单一品种营销模式,根据市场
业对锅炉进行改造提升,节约蔗渣用于其他开发; 需求拓展红糖、冰糖、精制糖、功能性糖等品种
鼓励蔗渣发电,加快实施制糖企业富余电力并网售 的网络营销空间。鼓励制糖企业构建“现货+电子
电的热电联动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支持区域内糖 商务+期货”等多层次营销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蜜集中生产酒精或酵母等产品,酒精废醪液集中处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牵头;有关州、市人
理生产光合菌液态肥,用于甘蔗种植施肥;推广 民政府配合)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