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4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54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科技驱动,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为核
                  一、促进蔗糖产业提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心,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
                                                                创新能力;加强品种改良、机械化运用、产业链
                  蔗糖产业是云南省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                           延伸等,促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提
              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前景广阔。                             质增效。
              2013年以来,通过组织实施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                               ——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开发蔗糖多样性
              计划,在糖业市场环境比较困难、全国食糖产量逐                            产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优化蔗糖产业综合服
              年下滑的背景下,云南省蔗糖产业逆势发展。2015                          务体系,完善运行调节机制,提升糖业公共服务
              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536.26万亩,比“十一五”                         水平。
              末期增长17.5%,出糖率居全国第1位;食糖产                                (三)发展目标
              量230.68万吨,实现4连增并创历史新高,产糖                               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到2018年实现:
              量占全国比重由“十一五”末期的16.5%上升到                                ——“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实现新跨越。甘
              21.9%;初步形成高效、稳定的多门类循环经济产                          蔗种植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取得明显
              业链条。但全省蔗糖产业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相对                            成效,实现甘蔗平均工业单产4.5吨/亩以上,甘蔗
              薄弱、蔗区面积难以巩固、产业集聚能力不足、物                            平均含糖分14.8%以上。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
              流成本较高等发展短板。                                       500万亩以上,建成高产高糖原料基地200万亩,糖
                  当前,全省蔗糖产业正处于厚植发展优势、                           料生产成本与食糖出口大国差距明显缩小。
              弥补产业短板的关键时期,具备提质发展的基础和                                 ——食糖加工水平跨上新台阶。推进新技
              条件。推进蔗糖产业提质发展,是主动承接全国                             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制糖生产上的应用,加快信
              第3次糖业转移,更好地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                            息技术应用、智能工厂建设,实现食糖加工水平大
              场”独特优势,逐步提升云南省糖业在全国产业地                            幅提升,全省制糖总收回率提高2个百分点,出糖
              位的战略选择;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                            率13%以上,制糖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
              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路径;是有效实施产业扶                                 ——产品多样性开发形成新优势。蔗糖多条
              贫,促进全省600多万蔗农脱贫致富的根本保证。                           循环经济链条实现产业化,大健康、功能性糖产品
                                                                形成一定规模,产品多样性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年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产糖产品270万吨,糖业综合利用及深加工产值达
                                                                到50亿元,实现工农业产值300亿元,产业结构进
                  (一)指导思想                                       一步优化,行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                                ——食糖物流营销开创新模式。建成1-2个现
              话精神,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代化食糖物流基地,实现食糖仓储、运输、配送标
              理念,全力降成本、强基础、补短板,突出转型升                            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级,实施“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双轮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糖业,“现货+电
              驱动战略,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承接全国第3次糖                            子商务+期货”综合营销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互
              业转移,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蔗糖产业体                             联网+云南蔗糖”新模式、新优势。
              系,实现云南省蔗糖产业提质发展。
                  (二)主要原则                                            三、实施八大工程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加强规划引导,
              完善扶持政策,深化改革开放,为蔗糖产业发展创                                 (一)实施基础设施优化工程
              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围绕高优蔗园和“吨糖田”建设,改造提升
              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甘蔗种植条件。以解决旱地蔗区用水问题为重点,
                  ——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产                           着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到2018年,全省蔗区
              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原                            有效灌溉率达40%以上,甘蔗节水栽培面积达400
              料生产向适宜区域集中,蔗糖加工向龙头企业集                             万亩以上。推进蔗区硬化路建设,鼓励制糖企业投
              中,优势资源向蔗糖产业集聚,实现规模化发展。                            资修建和改善蔗区道路。推进蔗区土地整治,提高


            30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