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2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492
2015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一些“懒官”和“庸官”在领导岗位上熬日子、混饭吃,却因为没有违纪违法行为,仍然“稳坐
铁交椅”,一任几年、十几年直至退休。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导致不作为的重要原因。
(四)干部监督问责不力是外在原因
一些单位规章制度还不健全,现行的制度对不作为行为还没有细化、没有明确的界定标
准,对如何处理更没有具体制度。一些地方监管缺位,未发挥好监督作用,布置多、检查少,
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重安排轻落实,对具体是否执行与效果如何没有进行跟踪落实。对个别
干部的庸懒散浮拖等消极行为查处不严、问责不力,甚至存在包庇、袒护的行为,“法不严不
足以为戒”,惩处不力,没有发挥震慑作用,导致出现不作为的蔓延。
三、不作为的危害
(一)影响政府公信力
不作为问题是潜伏在领导干部职工身上的可怕“病毒”,损害党政机关和干部形象,侵害
社会公共利益,恶化党群干群关系。不作为现象使政府失信于民,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群众
对政府持怀疑态度,有事怕找政府、不敢找政府,对政府缺乏信心,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二)破坏单位凝聚力
不作为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在干部队伍中扩散、蔓延,成为普遍性、共性问题。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消极思想得不到有
效制止,将会在单位内部引起巨大的“破窗效应”,时间一长,上行下效,干部职工相互“传
染”,必然涣散人心、损害环境、贻误发展。
(三)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不作为造成上级的工作部署得不到落实,个人责任得不到体现,执行力下降,社会管理效能低
下,社会秩序得不到维护,社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单位甚至
地区长期发展缓慢,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难以弥补,最终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影响干部健康成长
不作为使干部职工的思想滑坡、惰性增强,对工作失去上进心,或是享乐主义盛行,不讲
奉献只讲享受,一切朝“钱”看,盲目的与人比票子、比房子、比车子,心理严重失衡,把用
于公务的时间、精力等资源用于谋取个人私利,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严重影响
干部的健康成长。
四、破解不作为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领导干部行政伦理教育,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领导干部只拿俸禄不干实事,那么即便不贪不占,也是对
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不负责任。习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
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如果领导干部为了保住“乌纱帽”而
“不作为”,这本身也是一种腐败,虽与贪污腐败的“乱作为”官员相比,情节和影响较轻,
- 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