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55
附 录
理(复垦)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打造一批水利化建设示范村和示范基地。大力推
广中小型、多功能农机具,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入
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每个县区至少建成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积极推广应用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源技术。
(六)紧紧扭住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的目标不放松,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速工程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全面建成杭瑞、厦蓉等高速公路毕节段,七星关至威
宁、黔西至织金等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抓紧开工建设黔西至大方、织金至普定等高速公路,争
取尽快开工建设威宁至六盘水、七星关至镇雄、六盘水经赫章至镇雄、黔西至金阳等高速公
路。力争到2014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依托国家和省的铁路网规划,争取建成成贵快
铁、昭黔铁路毕节段,隆黄铁路织叙段,林歹经织金至纳雍、纳雍至六盘水铁路。及早开工一
批工业发展专用铁路,建设铁路里程500公里以上,力争到2016年前实现“县县通铁路”。大力
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国道中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0%以上。抓好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
工作。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开工建设通村油路、水泥路10000公里,县乡道路改造2000
公里以上,农业产业区、库区、国有林区和旅游景区公路1000公里以上,全面实现乡乡通油
(水泥)路。飞雄机场建成通航。基本形成大进大出的立体交通网络,融入成渝、黔中、滇中3
小时经济圈,成为贵州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川滇黔渝连接“珠三角”和东盟经济圈及出海的
重要通道。
围绕解决工程性缺水、饮水安全和保障工业用水三大目标,加快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全面
推进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水利建设“三位一体”综合工程,大力推动以毕节夹岩综合水利
枢纽为龙头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抓好主要灌区的建设、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建成14个
中型水源工程,完成94条中小河流治理、75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
水不安全问题。加快骨干电网、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抗灾能力。加
快实施无线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工程,实现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全覆盖,大力推进电信
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努力建设“数字毕节”。
(七)紧紧扭住建设幸福毕节的目标不放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完成“威宁喀斯特地区
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提供借鉴。抓住国家将乌蒙山区确定为重点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以扶持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整县推进、集团帮扶和多元投入
“三大机制”,创新产业化扶贫、劳务经济带动、非农产品助推、农村能人带动、社会保障扶
贫“五种模式”,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区域连片扶贫开发格局。完善“市县区领导联系、县
区负责落实、帮扶单位牵头、乡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到2016年,贫
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
平,基本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住、不愁穿。
实施“十大增收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群众收入与经济指标同步增
4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