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3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强化环境保护,以境内主要流
域保护和工矿集中区域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和淘
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快推广节能技术、节能设备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生态保护,提高生态系
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能力,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推动我市由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环境优美
地区转变。
(五)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速工程,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坚持交通
引领发展的理念,围绕“大干五年、提速十年”的目标,按照 “东接西贯、南进北联”的原
则,高强度地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力争五年时间,建成以杭瑞、厦蓉高速公路毕
节境内段为骨干的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积极争取开工建设黔西至清镇、威宁至六盘水、赫
章至六盘水等高速公路。建成织毕、织纳铁路,加快推进成贵(客专)、叙毕、昭黔铁路毕节
境内段建设,2012年飞雄机场建成试航,2013年开工建设威宁机场。同时加快国省干道改造、
通村油路、连户道路和旅游公路、矿山公路建设,形成快捷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围绕建设支
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水利体系,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开工建设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加
快骨干水源工程、灌区工程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实现人均拥有0.5亩以上能排能灌基本
口粮田(土),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善“四位一体”模式,加快实施无线数字城
市和数字乡村工程、有线广播电视网延伸工程、20户以下自然村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努
力建设“数字毕节”。加快骨干电网、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六)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提速工程,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围绕建设
“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大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规模流转为
动力,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按照“一县一主导产业”的思路,因
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3321”“三万”“十带百园”工程的推进,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
工程,集中连片规划和推进,把我市建设成为有竞争力的优质烟叶、马铃薯、核桃、反季节蔬
菜、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高山茶叶、精品苹果、特色杂粮“九大基地”。加快与特色农
业发展相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拓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科技支撑、良种繁育、基
础设施、金融支持“八大体系”建设。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乌蒙山区农特产品交易会,全力打
造“乌蒙”品牌。
四、坚持以民生带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
幸福毕节
民生之重,重于泰山。要按照“最核心的民生是收入、最突出的民生是脱贫、最急迫的民
生是农村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普遍的民生是社保、最根本的民生是
就业”的要求,多谋惠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
数,让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
(一)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我市作为国家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
区,又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扶贫攻坚、消除贫困事关试验区能否在2020年与全国、全
4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