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7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三章 文化艺术






                   毕节地区的文学发展相对滞后,迄至元代,尚未发现本土诗人的文学作品留存。明代,有
              诗文著作存目5部。清代,有人文蔚起之象,文苑日兴。有诗文存目114部。有清一代,境内最
              杰出的诗人,首推大定(今大方)府亲辖地章永康,堪称道(光)咸(同)年间黔中诗星。民

              国时期,境内各县都有一批文人骚客,写出大量闪光的诗文。毕节周素园写了大量函电,不仅
              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且有文学意义;不仅内容丰富,且以文采见长。毕节余达父诗文著作

              成果丰硕,颇受省内外名家赞许。大定宋蛟有“民国才子”之称,有诗文集和长篇小说传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毕节地区的文苑日益昌
              盛。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文学艺术门类均人才辈出,佳作迭出,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繁荣景象。文学方面,不但有大量的短篇和中篇小说涌现,更有一批长篇小说问世;
              诗歌创作,更是成绩斐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区内作者公开出版发行的诗歌

              集、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即达75部。戏剧创作不但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小戏、小品,还产生了优
              秀的大戏。




                                              第一节 文学创作




                   境内文学的发展相对滞后,迄至元代,尚无本土诗人。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李京于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任乌撒乌蒙宣慰副使,有诗集《鸠巢漫稿》(惜仅留下《过七星
              关》1首),这是境内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本诗集。

                   明代,境内的文学有所发展。毕节卫人张谏为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举人,历官监察御
              史、太仆寺卿,《黔诗纪略》存其遗诗1首。张谏之后,有卢世安、林晟、缪玉良、缪文龙、王
              硕辅、管良相等政坛诗人出现,缪文龙有《缪参奏稿》《缪参政诗文集》等诗文集。《大定府

              志》记载,明代,境内还有邹旦有《花间词》《邹氏家训》,释维庆有《霜柏集》,余仕章有
              《听猿序诗集》。

                   清代,境内有人文蔚起之象,文苑日兴,人才辈出,各领一时风骚。乾隆年间历任两广总
              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的黔西州人李世杰,历任工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山东

              河道的毕节县人韩 ,同治、光绪年间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的平远州(今织金县)人丁宝
              桢,均系文武兼备的俊杰之士。李世杰有《李恭勤奏议》《家山纪事》《南征草》传世,韩
              著有《治河要言》(二奏),丁宝桢有《丁文诚公奏稿》《十五弗斋诗存》《十五斋文存》传



            321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