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6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大道中段。占地14.2亩,建筑8400平方米,投资690余万元。馆舍建筑群将7屋书库楼和3幢各3层
阅览楼和少儿阅览厅、办公楼融为一体。书库设计藏书80万~100万册,8个阅览室共设读者座
位1000个。1996年,投资44.8万元,购置藏书、存放报刊设备。1997年,在5个阅览室安装空调
机9台。1998年启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管理读者借阅、典藏、流通查询、流通统计、数据接
收、系统维护。2000年,增设微机3台,光笔1台,增加LAS连续出版物子系统1个。2001年,投
资3万多元装置多媒体视听室1个,设座位30个,每天接待青少年80人在网上学习。2002年,建
成备有先进投影仪、实物展示仪和高保真调音设备的报告厅,为行业内和社会各学术团体提供
学术交流场所。
2.藏书建设。1996年,投资6万余元订购1997年报纸160余种,期刊900余种;接受省图书馆
赠送图书5400余册;购新书6000余册。是年有图书1.2万册。1997年5月,接受中共中央统战部、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捐赠价值30余万元的图书2.1万册。1998年,地区财政拨款28.87
万元,订购各类图书1.2万册;接受捐赠各种图书2.5万册。1999年购新书1万余册。2000年,接
受秦天真遗嘱捐书1200余册,设立天真书斋。2001年,采购新书4635种、6471册。2002年,地
区财政拨款23.15万元,购书1.03万册,购视听文献1314张;订购报纸153种,刊物809种。2003
年,购新书9180册,订期刊760种,报纸165种。2004年,购新书5135种,7561册,订购期刊781
种,报纸150种。2005年4月,接受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二级图书
馆。2007年,接收北京有关单位赠送图书馆光盘3套54张,其中包含电子图书7.8万册;是年,香
港石景宜先生赠送港澳版图书1912册。至2008年,地区图书馆藏有各类图书13万册,电子读物
4000多种,拥有1.5T数字资源。
3.读者服务。1997年11月25日,地区图书馆对外开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儿童、老年、
报纸阅览室。当年办借书证和阅览证近4000个,接待读者8000余人次。1998年,使用图书馆自
动化管理系统为读者服务。1997年11月~2005年,共接待读者129.64万人次,办借书证9789个,
阅览证2.7万个。整理、加工、分类、著录图书3.87万册。2006~2008年,接待读者借阅35.45万
人次,借阅图书13.34万册,流通图书6.96万册。2007年,将原半开架和闭架图书改为全开架借
阅,内设新书专架可陈放图书5000余册。至2008年,有报刊阅览、流通外借、少儿阅览、工具
书、地方文献阅览等10个服务窗口。是年8月1日起,实行免费办理借书证、阅览证,在搞好阵
地服务的同时,在馆外建立多个图书流动服务点,开展馆际互借,并编印二次文献,开展咨询
服务,组织学术交流;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起2T磁盘阵列,基本满足文化
共享工程资源存储、服务需要。2010年,接待读者7.69万人次借阅,图书4.3万册次。
县市图书馆
1.机构设置。1956年,毕节县图书馆建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毕节地区建立的第一个
公共图书馆。1958年,黔西县图书馆建立。1979年,大方、金沙两县图书馆建立。1981年,威
宁县图书馆建立。1982年,织金、纳雍两县图书馆建立。1985年,赫章县图书馆建立。至此,
毕节地区实现县县有图书馆。1994年,毕节县撤县改市,毕节县图书馆更名毕节市图书馆。
1988年,大方县图书馆获文化部授予“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1994年,在全国图书馆评
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