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6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国青年》等31种。是年,有《中央日报》等刊物5种。大定、黔西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室亦有藏
              书、报纸和期刊供民众阅览。织金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室接收织金县图书馆的图书,加上时

              任县长曹毅的一批图书,藏书较丰。纳雍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室得当地士绅捐赠数百册经、
              史、子、集图书和一些古典小说,自订《中央日报》等刊物7种,另有刊物3种。威宁县民众教

              育馆图书阅览室面积约40平方米,有图书968册,另有刊物3种。
                   3.学校及其他图书馆(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图书室增多,但规模不大。民国

              31年(1942),大定中学图书馆筹建砖木结构平房馆舍一幢,有《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
              《普希金全集》等各类藏书数千册。毕节弘毅中学图书室有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图书数百册,
              有半套《万有文库》及少量线装书。金沙初级中学图书室有图书数百册。金沙安底致用中学有

              《万有文库》图书数百册。工商企业图书室有大定县羊场坝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图书室藏书上
              万册,图书种类较齐备,以文艺书籍和科技书籍为主。民国23年(1934)秋,毕节人宁起枷、

              宁汉戈联系一批青年,在林绍铭家建立“我们的图书室”,图书为大家集资,到上海订购的一
              些进步书刊提供读者阅读。不久,宁起枷介绍卢涛参加“我们的图书室”。卢涛给图书室捐赠
              部分进步书籍。是时,通过中共地下组织,图书室还有《新华日报》《中苏月刊》等报刊。民

              国27年(1938)后,宁汉戈、宁起枷先后离开毕节,“我们的图书室”停办。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图书馆事业



                   阅览室 1.大众阅览室。1951年4月,毕节专员公署教育科在毕节县城松山路设大众阅览
              室,陈列报刊,供民众阅览。1950~1951年,共青团大定县委在县城中街设立大众阅览室,每

              日下午对外开放。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师政治部宣传科在威宁县城开办大众阅览
              室,陈列书刊供军人阅读,是年底停办。
                   2.文化馆阅览室。各县建图书馆前,在文化馆设图书阅览室,办理公共图书借阅。至60年

              代中期,大方县文化馆图书室已有藏书万余册,报刊数十种。1954年,黔西县文化馆图书室有
              报刊5种,藏书1000册。并继续开办图书室。织金县文化馆接收民众教育馆部分图书,并购新

              书5000余册,开办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常年开放;1953年后,逐步开展鱼山藏书楼、学校、
              街道借阅组和农村俱乐部图书室图书流通业务;至1958年,文化馆图书室藏书近万册。20世纪
              50年代,纳雍县文化馆图书室有报刊数十种,60年代初期,藏书2000余册;70年代末,订阅全

              国主要文艺刊物和各省、市党报,图书阅览室陈列报刊逾百种;80年代初,藏书达5000余册。
              1951年初,威宁县人民文化馆建立,设图书阅览室对外开放;至1958年,有藏书3000余册,刊

              物50种,报纸32种。赫章县文化馆图书室,有藏书2000余册,刊物50余种,报纸10余种,其
              后,书刊有增有减,常年对读者开放。

                   地区图书馆 1993年建立。
                   1.馆舍及设备建设。1990年7月动工兴建,是年12月停建,1992年5月后复建。1994年12月建
              成。是年,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应请题写毕节地区图书馆馆名。馆舍坐落于毕节市桂花路



            319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