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73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党史研究室,为地委局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不变。任务是:1.继续搞好毕节地区内的中共党史
资料征编工作,忠实记录中共在毕节地区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2.开展党史专题研究,为地委
行署在对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决策时提供资政意见建议;3.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
正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功绩,抵制国内外敌对势
力歪曲、编造、颠倒中共历史,揭露敌对势力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渗透、破坏的阴某。2010年1
月,与地方志办合署办公。
历任地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办)主任:朱启荣(地委副书记兼)、邱亮、谢正发、潘圣
群;副主任有邱亮、杨天模、龙大章、潘圣群、曾加伦、高隆礼、肖会明。
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6年4月成立,局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归行署办
公室。同年12月,地区编制委员会行文,增加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制5人。地区地方
志办公室内设秘书科、地方志编辑科、年鉴编辑科。截至2011年底止,历任地区地方志办公室
主任:陈治恪、李安福、金国藩、潘圣群;副主任糜崇习、吴维轶、肖会明、高隆礼。组织编
纂出版发行县志12部,地区部门志44部,地区年鉴10部。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 1989年4月成立,隶属毕节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内设办公
室、研究室。到2005年,有人员8人。研究方向和任务:立足于毕节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发
生、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全方位调查与研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
参考依据。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所 1994年9月成立,属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成
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研究方向和任务:立足于面向社会调查研究,毕节地
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的历史和发展问题,为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服务。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能研究所 1994年9月成立,属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导,设
所长1人,副所长2人,兼职研究人员35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0人。研究方向和任务:立足
于师范教育技能研究与探索,使研究成果逐步向教学实践转化,推动学校师范教育技能的发展。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彝文古籍研究所 2002年11月成立,属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
导,成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2个,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研究方向和任务:将彝语和汉
语、彝文和汉文、彝文古籍和汉文古籍的记载内容结合研究,揭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互相
间休戚相关、患难相顾的历史。以课题承包方式,彝文古籍翻译,研究彝学,修订出版《贵州
彝文字典》实现书同文。
二 协 会
毕节地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1992年9月成立,属毕节地区体育局领导。到2005年有研究人员
11人。研究方向和任务:立足于老年人体育运动的调查研究,促进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毕节地区计划生育协会 1992年4月成立,属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领导,有团体会员9
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