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71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第三章 社会科学研究








                 1978年以前,毕节无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社会科学研究,由中共毕节地委宣传部

            组织领导,围绕中共的中心工作,从理论教育、研究、宣传、调研方面规划,通过各级中共组织

            贯彻落实。一些热心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根据中共党委宣传部门的安排,结合形势任务和单位部
            门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展开研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直系统一些部门
            和单位先后建立具有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学会、协会、研究会,探索改革的路子与途径。




                                             第一节 组织管理





                 毕节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989年3月,中共毕节地委宣传部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要求,向中共毕节地委呈报《关于成立毕节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的请示报告》。是年7月19日,中共毕节地委同意成立毕节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年7月27
            日,毕节地区编制委员会拟发《关于成立毕节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通知》,通知成立毕节

            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局级事业单位,定编8人。1989年11月18日,毕节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

            会在毕节正式成立。1990年3月30日,中共毕节地委召开办公会议,决定将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
            会改为行政单位。毕节地区编制委员会拟发《关于行署驻广州办事处等机构规格性质问题的通
            知》,将地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性为人民团体,其规格不变。编制20人,内设办公室、学会

            科、编辑部、科普培训中心。其主要工作任务:1.根据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各年度

            中心工作,进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2.联络、协调、服务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理论研究工
            作;3.组织编辑、审稿、出版《乌蒙论坛》刊物;4.组织开展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方面理论研究会;5.组织开展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6.根据贵州省广播电视大

            学、贵州省教育委员会、毕节地区教育委员会按本年度指标和教学大纲,承办科普知识大专班

            和本科班各专业的教学任务。2010年8月,地区社科联所属地区社科联知识普及培训中心撤销,
            职工培训基地及所属财产全部划入地区广播电视大学。
                 社科规划 1998年,拟定“学习邓小平理论、促进毕节经济发展”研究课题25个;2001

            年,拟定全地区“十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题共110个,其中哲学类17个、政治类25个、经济类

            30个、文化类23个、综合类15个;2004年,拟定未成年思想道德研究课题111个。


                                                                                                           270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