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3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开发项目、推广项目、中间试验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示范项目、应用项目、科技示范乡示范
              村项目、科技园区项目、基地建设项目。1991~2005年,新上项目395项,属上述有推广性质的

              94项,占26.2%。在签订合同时,对完成的数量、效益等都有具体要求,验收证明基本都用于生
              产,取得一定甚至较大的效益。1981~1989年,地区牧科所完成的贵州半细毛羊阶段成果推广

              项目,从5.85万只增到17.64万只,增201.5%,累计比本地绵羊增产羊毛1100多吨,增值1000多
              万元,课题组建立核心羊群的162户科技示范户,户均年收入2149元。1989~1991年,地区土肥

              站承担的旱地绿肥聚垄耕作综合配套技术开发项目,总结提出绿肥聚垄耕作法,比习惯耕作法
              增产40%以上,三年示范62.89万亩,增产粮食14.73万吨,农民增收1亿多元。1991~1993年,
              地区草地站承担的秸秆氨化技术示范项目,示范生产氨化饲料150多吨,秸秆粗蛋白含量从3%

              提高到8%~9%,干物质消化率提高10%~20%,在冬春草枯水冷季节,喂饲氨化饲料的牛羊,
              效果好,列为地区重点推广项目。1991~1994年,威宁县果树站承担的低产苹果、黄梨树改造

              技术推广项目,改造76.41万株,产量显著提高;通过培训,掌握改造技术的果农2500多人,其
              中100多名评上农民技术职称。1996~2001年,地区农科所承担的毕麦系列良种科示范推广363.8
              万亩。同期,贵州大学农学院与地区农业局承担的毕节地区100万亩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与应用、玉米100万亩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两项目,属省科技计划列项,地区科技局代管,均按
              合同超额完成任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2005年,地区牧科所承担的可乐猪品种资源

              杂交利用研究及推广项目,建立生产基地7个、生产场1个、推广良种猪4508头,优质仔猪9.5万
              头,已形成可乐猪纯种繁育、二元杂交制种、三元杂交生产的产业化体系,被科技部批准建立

              毕节地区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评奖成果推广。1985年,地区科委制订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占56%,而且是以申报成果时已取得的实际效益为准计算;效益好的获
              奖等级高。促使成果完成单位和个人,尽快使之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在创造最大效益后
              再申报成果。小麦新品种毕麦13号、毕麦26号选育,1985年通过审定,1989年累计推广180多万

              亩时申报,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地区农科所育成优良玉米自交系449,经省内育种单位
              用449组配的9个玉米杂交种均通过审定,1993年推广超过500万亩,取得显著效益,申报获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1984~1989年,毕节县农业局与贵州农学院合作育成贵毕系列8个玉米杂交种,
              1990~1992年在毕节县推广64.14万亩,比本地品种增产35.1%,毕节县实现县提、县繁、县制
              的杂交种制种体系,年生产玉米杂交种100万千克以上,省内外从该县购买种子种植107万亩,

              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后继续扩大推广面积。1986年,毕节县建材厂进行页岩砖资源开发,至1990年开发出9个产

              品投放市场,1994年,其产品占毕节建筑市场的50%,后申报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
              年2月,地区农机所研制成功玉米营养缽制缽机具系列产品,1998年在地区内外推广10.62万套,

              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1992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通过,准予在全省推广,2000年,国家农业部向全国推荐,2004年累计推广1333.5万亩,
              增产粮食40.4万吨,2005年申报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67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