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55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1130元,分别比前三年平均数增长47.3%和88.3%。2002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五  气象科技



                 气象观测 1.地面与高空气象观测。1937年毕节测候所建立,开始地面常规观测。1950年
            后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观测项目不断增加,精度不断提高。1952年增加0座米和30厘米

            地温、云高、日照、草温;1954年,撤销草温观测,增加云向、气压观察;1958年增加5厘米、
            10厘米、20曲管地温;1980年,增加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320厘米直管地温观测;1961
            年,增加虹吸雨量计;1963年,增加达因自记风向风速记;1968年增加电接风向风速仪;1982

            年增加遥测云升。至80年代,已能观测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状量、能见度、降
            水、日照、蒸发量、地温、雪深、电线结冰。1955年,毕节台、威宁站配备经纬测风仪,开展

            5000米以下高空风速、风向观测。1960年威宁气象站配备探空仪,进行高空气压、温度、湿
            度、风向、风速观测。1978年,地区气象台配备雷达,开展降雨、降雹观测。1983年,与
            川、滇、黔、桂多部雷达联网,嗣后逐步扩大为川、滇、黔、桂多部雷达联防。在一定程度

            弥补因地形复杂单机监测的局限性,提高冰雹、暴雨预报的准确性。1997年,地区气象台建
            成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2005年安装风云2号气象卫星接收站,2006年毕节新一代天气雷达投

            入业务应用。
                 2.毕节地区风速与风压。1977年,地区气象局借鉴外地经验,应用柏努利方程,计算出毕

            节、大方、威宁瞬时极大风速的风压值,对建设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0年获地区科技成
            果四等奖。

                 3.乌蒙山对西部气候影响。1978年,地区气象局通过分析威宁、毕节两县的温度、降水、日
            照,肯定乌蒙山脉和云贵高原静止锋是本地区西部特殊气候的导因;影响威宁农业生产的主要
            因子是霜灾和风害。1980年获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

                 4.“806”特大暴雨分析。1980年6月17~18日,发生两次特大暴雨天气,造成严重灾害。地
            区气象局运用特大暴雨日及前两日地面、高空资料,绘制成形势图、剖面图、涡散场图等物理

            图表,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产生特大暴雨天气背景及原因:(1)暴雨出现在副热带急流轴以
            南;(2)气层水气含量丰富,低层尤为温湿,大气层不稳定;(3)低层正涡度幅合与主层幅
            散正、负涡度形成暴雨垂直环流;(4)暴雨期间,在地区东南部有一中尺度气旋曲度。为以后

            的暴雨预报提供借鉴,1980年获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
                 5.金沙县夏季旱涝趋势预报方法。1981年,金沙县气象站,以当地春后雪120天有大雨的农

            谚为线索,运用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图,用韵律编成120天气象关系,提出日平均气温曲线特征,
            作出长期夏季旱涝预报模式。1982年获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

                 6.毕节地区夏季暴雨分析及短期预报模式。1981年,地区气象局分析暴雨及其影响系统,发
            现本地区的暴雨与前一天的天气形势有密切关系,并找出建立预报暴雨模式的低槽冷峰型、切
            变型、台风环流型模式指标,认为凡符合其中一种指标,当天夜间或第二天白天区内有暴雨。



                                                                                                           258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