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85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93元,纳雍89元,赫章、威宁90元。1966年,专署调整收购价,纳雍、威宁80元,赫章79元。
1973年,毕节地革委调整收购价:黔西95元,其余各县94元。1979年,全地区平均收购价调高
26%,为119元。1980年收购价119元,销售价130.9元。1983年购价104.57元,售价不变。1990年
购价160元,售价176元。1993年购价400元,售价440元。1994年购价700元,售价770元。
2.大麻价格。1950年,毕节县收购50千克31元,1951年38元,1952年28.5元。1955年11月,
毕节专署调整全专区大麻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以1级为标准级100%,特级110%,2级87%,3
级72%,等外级60%。平均价格由22.34元调为28.99元。1962年,两次调为45元、60.5元,销售价
74.25元。1966年10月,专署调整纳雍、威宁、赫章收购价:分别由59元、58元调为60元。1973
年7月,毕节地区革委要求县以上市场收购大麻执行同价,每50千克82元,1979年调为104元。
茶叶价格 据1949年统计,毕节专区产茶叶161吨。1988年,全地区产茶叶788吨。1950年,
收购50千克中准3级青毛茶价格:毕节35元,大定30元,织金21元,金沙15元。全专区平均25.25
元。1951年,毕节、大定、织金15元,金沙25元,纳雍35元,全专区均价29.75元。1952年,专
署调整收购价格为26元。1903年调为43.69元。1958年4月,调整收购价:毕节、黔西、织金、纳
雍、赫章、威宁56元,大方、金沙55元。是年9月,下达各县销售价:大方、金沙85.25元,织金
86.8元,毕节、黔西、纳雍、赫章89元,威宁102元,全专区平均售价89.71元。1963年1月,专
署调整茶叶销售价,金沙、织金93元,毕节、大方、黔西、纳雍、赫章96元,威宁101元。1964
年4月,省调整茶叶收购价格,毕节专区执行平均价72元。根据省府指示,调为79元。1973年4
月,调为87元。1974年,调整销售价为:毕节、黔西、金沙、织金156元,其余县158元。1979
年,省,调整茶叶收购价,毕节地区执行121元:1989年调为203元。1992年5月8日起,收购价
为每50千克晒青茶180元、炒青茶210元、烘青茶400元;统装青毛茶400元,售价440元。1994年
标准级茶叶收购价500元,销售价850元。
生漆价格 毕节地区为全国生漆主产区之一,其中尤以大方生漆数量大、品质佳而闻世。
据统计,1988年大方县产生漆75吨,是毕节、金沙、赫章县年产50吨的1.5倍。据毕节县资料
载,100市斤生漆(5分2厘大木漆)的市场销售价分别为:1930年、1931年56元(银元,下
同),1932年61.2元,1933年59.8元,1934年、1935年79.2元,1936年101.4元。1950~1955年,
全专区每50千克生漆(5分2厘)收购价55.94元。1956年专署将收购价由86.78元调整为102.63
元;各县收购价为:毕节、黔西104元,织金、大方103元,金沙104.5元,纳雍99.5元,赫章102
元,威宁101元。是年9月,按省通知调为118.06元。11月,调整生漆销售价格:毕节、大方、
赫章、威宁192元,黔西194元,金沙196元、织金193元,纳雍189元。1962年5月1日,调整收购
价:大方、毕节230元,黔西231元,金沙、织金、赫章228元,纳雍227元;售价不变,购销价
格倒挂。1966年,按省府决定调整收购价为280元。1973年9月调为350元。1978年调为450元。
1987年,根据省的指示,全地区每50千克标准漆收购价1070元,销售价1180元;1990年收购价
1300元,销售价1430元;1994年收购价1400元,销售价1700元。
核桃价格 各县均产核桃,其中尤以赫章县的核桃产量最多,质量较好。自1949年以来,
全地区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1987年为3314吨,1988年为3908吨。多年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之
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