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86
一。1950年,全专区每50千克标准级(泡壳1级,下同)平均收购价6.57元。1955年调为9.44
元。1956年调整为:毕节、大方、金沙、织金15元,黔西16元,纳雍12元,赫章14元,威宁13
元。全专区平均14.38元。1960年12月,分别调整为:毕节、大方、黔西、威宁23元,金沙、织
金、赫章22元,纳雍21元:全专区平均22.38元。1961年5月31日调为:毕节27.4元,大方、黔西
27.5元,金沙、织金、纳雍27元,赫章27.2元,威宁27.3元;全专区平均收购价为27.24元。1962
年调高14%,均价31.05元。1972年,按省革委决定,毕节地区执行:1级32元,2级22元,3级10
元。1978年8月后,实行议价收购,每50千克45元。1982年省府调整全省核桃价格,毕节地区收
购价为:1级95元,2级90元,3级80元。据市场调查,1989年毕节地区每50千克统装核桃市场购
价100元,销售价110元;1991年购价120元,售价150元;1994年购价140元,售价180元。
干辣椒价格 20世纪50年代初,每50千克收购价不到20元。1954年,毕节专署调整为:每
50千克标准1级(大晒1级,下同)收购价为:毕节21元,大定19.5元,黔西20元,金沙、赫章18
元,织金19元,纳雍17元,威宁19.05元。全专区平均18.21元。1955年,调整各县收购价为:毕
节、黔西27元.大定25.2元,金沙26.25元,织金23.75元,纳雍23.35元,赫章24.5元,威宁24元;
销售价为:黔西、毕节34元,大定32元,金沙33元,织金30元,纳雍29.5元,赫章31元,威宁
30.5元。1959年,专署调整干辣椒收购价为33元。1960年调为49.88元。1961年调为:毕节、大
方、金沙、织金购价74元,售价85元,纳雍、赫章、威宁购价72元,售价83元。1963年,调整
收购价格为:毕节、大方、黔西58元;纳雍、赫章56元;威宁55元。销售价按产地购销差率的
10%~12%计算。1972年,调整收购价为65元,实行城乡同价。按等级计价,等级差价5元。
各县城关零售价格为:大晒1级80元,2级74元;小晒1级102元,2级95元;大炕1级68元,2级
62元;小炕1级84元,2级78元。1984年,毕节地区统装干辣椒50千克收购价70元,销售价100
元;1988年收购价85元,售价105元;1990年市场收购进价185元,售价205元;1994年收购价
300元,售价100元。
壳花生价格 各县均产花生。1950~1956年,全专区收购每50千克标准级(2级)壳花生价
格分别为:10.92元、12.69元、14.71元、14.7元、13.88元、12.69元、13.97元。1956年12月19日
调整收购价格: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15元,赫章16元,威宁16.5元。1960年
12月调整收购价为:毕节、大方、黔西、金沙17.6元,织金、纳雍17.5元,赫章18元,威宁18.5
元:销售价格,威宁22元,其余县为21元。1964年10月调整收购价为:毕节、大方、黔西23.5
元,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威宁26.22元。全专区平均销售价格26.43元。1980年1月,省决
定对壳花生实行平议价比例计算价格,最高限价为:中心县51元,边远县54元。1982年7月1日
起,改2级收购制为3级收购制,降低价格为:1级45元,2级41元,3级37元,全地区实行城乡同
价。1988年,改等级收购为统装收购,全地区每50千克统装壳花生市场购进价100元,市场销售
价115元;1991年购价110元,售价121元;1994年购价180元,售价198元。
黑木耳价格 收购黑木耳分两个等级,细1级为标准级,细2级收购价按1级的8折计算。以
收购50千克标准级黑木耳计:1950年170元,1953年217.81元,1954年303.94元。1955年,专署多
次调整黑木耳收购价格,4月9日核定全专区平均收购价为250.75元,10月6日按省要求,调整为
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