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88

庙宇,多有高台基,雕饰精湛的须弥座、大檐柱、歇山顶、重檐斗翘、雕龙塑凤、菱花雕窗、
              彩色壁画。民居大部分为夯土墙草顶,贫穷人家还用细树条、玉米秸编扎成门扇。温饱人家的

              土墙草屋一楼一底,楼面为树条扎成;房屋多左右对称各2间,中为堂屋。富有人家多两正两
              厢组成四合院,拼成前堂、后寝。结构多为青瓦顶、穿斗式木构架,山墙下半部为土坯墙或斗

              砖墙,纯木结构也不少。建造方法是:一般先穿斗排柱,一排木架柱称为一列,一般贫民家仅
              2~3列,富有人家多达10列以上,有5柱2瓜、7柱6瓜等。维护结构有木板壁或编竹灰泥壁,或沙

              土夯成的土墙壁。山区石料丰富,有用石块砌墙、石板盖房的。林木较丰富地区多用井干式壁
              体或干栏式结构。建筑造型与长江一带民居相似。举高方面,匠人按古相传:葺屋7分,瓦屋6
              分,即草房脊举高等于进深的1/7,瓦房为1/6。间架结构尺寸按“要得发不离八”的习俗,柱高

              多为1丈6尺8寸、1丈3尺8寸、2丈3尺8寸等。一颗印楼房,楼上柱高7尺,楼下8尺,所谓“七上
              八下”的陈规构造。

                   平面布置形式分散式与“一颗印”两种:分散式布置即正房与厢房不相连接,彼此间有相
              当距离,庭院较大,多纳阳光;“一颗印”布置是正房与厢房相连的四合院,房屋外墙方正如
              印。因房屋密接所以天井(庭院)较小,少受烈日暴晒,富户多建居此式房子。

                   尚存的古建筑,以寺院、庙宇为主。由于自然侵蚀和50年代初及1966~1976年“文化大革
              命”多已损毁,现存较少。



              附:
                                                      传统建筑选介

                   毕节文庙(旧时亦称学宫) 位于毕节城内广惠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方瑞

              合将虎踞山学宫迁长庆山之正中(今地区医院址)。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年(1755)、
              二十二年(1757)间,知县凌均、董朱英多次重修。文庙坐南向北,依缓坡而建。临街向南
              巍立高约8米、长近50米、厚约70厘米的土红色墙。墙上方有青花碎瓷镶嵌的4个阳文楷书大字

              “万仞宫墙”。墙东西各有一拱门,拱门上各书“礼门”“义路”2字。“礼门”“义路”东西
              侧各立下马碑1块,碑上均刻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8字。红墙东西端各有一辕门。进东西辕

              门,沿石径行约50米,左右转过东、西向的木坊。木坊上中,东坊刻“德配天地”4字,西坊刻
              “道冠古今”4字。过木坊入广场。红墙前东、西方,跨街各立东、西向石坊一座,坊高3层,
              4柱3门,东方中门上方刻“金声”2字,西坊中门上方刻“玉振”2字,两方中门2柱前后,各踞

              4个石狮。广场位于石墙后,约3000平方米。广场北端凿有围以石栏的半圆形泮池,泮池上跨石
              拱桥。登石阶10多级,上一铺以石板的平台,中巍立4柱3门、3层的棂星门石坊,石坊中门2柱前

              后亦居4石狮。过棂星门,登石阶20多级,须过东西宽约8米,南北长约6米的小平台,再登60多
              级长石阶,上大成门。小平台和长石阶东西,各立东西向的青瓦硬山顶斗砖墙房1栋,东为忠孝

              祠,西为节义祠。登上长石阶,即过南北向的大成门。大成门是黄筒瓦、翘檐、砖墙建筑,中
              为面阔约8米的过厅,左右各一室。大成门东西各立南北向前有围墙小院的青瓦砖墙房一栋,东
              为乡贤祠,西为名宦祠。过大成门,再登30级石阶,踏上铺以1000多平方米的石板平台。平台中



            1724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