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203
第十八篇 商业 贸易 金融业
要靠保管人员勤查仓库,及时翻晒发热粮食。1953年,贯彻执行防重于治的保粮方针,建立严
格的仓储保管制度,粮食入仓前,打扫空仓清除虫巢,粉刷嵌缝,用“滴滴涕”“六六六”消
毒杀虫,做到仓内地面光、屋顶光、四壁光和仓外不留杂草、垃圾、污水,粮食入仓后,保持
清洁卫生,防止虫害传染,扑杀鼠雀,避免抛撒,降低仓储损耗。保管员保管粮食必须粮账相
符,数字准确,原始记录完好。
1957年,开展全地区粮食普查,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简称四无)粮食竞赛
活动,本着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边查边处理,边建设。共普查粮食14.05
万吨,整理湿粮、虫粮3.18万吨。采用通风、整晒的方式处理湿粮,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机械方
式处理虫粮。普查处理后,全地区四无仓容15.67万吨。1959年,粮食保管做好无虫、无霉、无
鼠雀、无事故、无色变、无异味、无病疫;粮油进出仓运转半机械化,仓库管理定额化。1960
年,全专区改良制造粮仓保管工具40种2186件,基本实现粮油进出仓、装卸、搬运半机械化和
机械化。1957年,开始用氯化苦熏蒸杀虫。20世纪60年代改用磷化铝杀虫。1979年,开始推行
低氧、低剂量密闭保管粮。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四无粮仓活动处于停顿和半停
顿状态。1981年恢复正常开展四无粮仓活动。1982年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方针,开展
科学保粮活动。毕节地区粮食局储运科在参加《全国粮食与出口食品农药总课题》《贵州省粮
食农药污染调查研究》子课题部分工作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按照账实相
符;专人保管、专仓储存、专账记载;数量、品种、质量、地点落实原则和设置粮情示图板,
数量、质量分仓卡片板,保管职责板;粮情检查记录本,保管实物账本的要求开始粮食储存工
作。坚持在工作中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三日一小查,一周一大查,一
月一普查,危险粮油天天查的制度,保证储粮安全。2005年,全地区实现四无站点192个,
四无粮管所71个,累计四无仓容35.23万吨,四无储粮13.33万吨,全地区仓库已普遍开展双
低储粮。
粮油质量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粮仓进行粮油质量检验,仅使用少量干湿计和
温度计,验收入库粮油主要用风车、竹筛等工具清除杂质、泥沙,凭感观察看水分、成色,用
嘴咬、手搓判断干湿程度。1952年后,开始使用油蒸式测定器、谷物筛选和除虫筛选,用以检
测水分、杂质。1958年,开展粮油化验检测。20世纪60年代使用德林克式烘箱,取代油蒸式水
分测定器。1980年使用105℃恒温电烘箱。1981年,地区粮食局成立粮油化验检测中心,配备专
业干部,购进先进仪器,专司粮油检测。2005年,全地区设专业粮油检验机构1个,各粮库附设
检验机构8个,有专职检验员19人,兼职检验员117人。
储备粮费用补贴 1995年始,国家对储备粮油给予费用、利息补贴,初为每吨粮食补贴120
元。地方储备粮无利息补贴。1998年后,按中央、省、地方储备粮油分别标准补贴。储存粮食
到陈化期,经财政、物价、质检等部门检验核定,招标销售,购、销差额由同级财政拨补,
1999~2005年共拨补700万元。
粮油调拨、运输 1.粮食集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匪特猖獗,全专区组织2000多人
的征粮队,在解放军、武工队的保护下,征收公粮;组织群众抢运支前粮食。1950年起,根据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