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54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产品色调单一变为多样。髹饰在传统缕嵌填漆、嵌片、描金、隐黄基础上,增加宝砂、台花、
台花着色、印锦宝砂描金等。纹饰从传统花卉、山水、鸟兽、鱼虾、人物到吸收优秀民间图
案。清朝年间特制上贡的朝珍盒、朝帽盒、凤冠霞帔盒、满汉全席餐具、皮胎描金葫芦现存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葫芦朱地描金,中间竖直线开启为两半,内装杯、盘、碟、碗、筷,可供
10人进餐之用。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大方漆器与扬州漆器同时获奖,
此后,大方漆器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1959年,大方特制一对高2米多,直径1米多,采用“嵌
隐”技法装饰漆器大花瓶存放于人民大会堂贵州厅。1991年,大方漆器厂被列为贵州省旅游产
品定点生产企业。大方漆器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花色品种120多种,其欣赏与实用价值闻
名国内外。
大理石雕焊制品 织金、纳雍县盛产大理石,品种有10余种,经加工后板材石质细腻,表
面光泽如镜,在省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织金县大理石雕焊工艺品,起于晶墨玉大理石雕焊而
成。织金石砚,元明清时就以其坚硬、细致、光洁;天然花纹形如绘画,美观大方;研墨细
腻均匀,不涩不枯,极善发黑;加盖能抗热御寒,墨汁保持浓度数日不枯,不生怪味,不吸尘
土而闻名于世,曾作为贡品供皇室或翰林院使用。清光绪年间,城内黄乾昌、黄庆昌兄弟在砚
盖上刻字绘画,雕刻后焊上焊料,发展砚台盖面艺术。民国28年(1939),织砚在全国工艺品
展览上,获金质奖。民国33年(1944),参加全国艺术展览,获二等奖。大理石雕从方形发展
到多种形态,产品发展10余种,雕焊工艺从单色画面发展为多色画面,雕艺从平雕发展到浅浮
雕、深浮雕、镂空雕、立雕。1956年,红色大理石荷叶砚,黑、白大理石印章各一枚被故宫博
物院收藏。1959年国庆10周年,织金大理石雕焊工艺品送北京参展,受到好评,产品照片载入
《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廖承志等国家领导曾以织砚赠送日本贵
宾。现织金县从事大理石雕焊工艺品生产人员1000余人,年生产工艺品10万余件,远销港、台
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泥沙陶器 毕节市海子街烧杠红陶(土陶)制品坛罐、花钵;纳雍县新猫场砂锅;织金县
城砂锅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尤以织金砂锅声誉高。织金砂锅古名平远锅,至今已有300余载
历史。其制法是:用胶泥晒干舂成粉末,按比例加入经烧后未成灰残煤舂成细沙和煤灰,用水
拌匀揉成泥条,照模型放在手转木盘车上转动,稍干后用白泥浆糊面或绘画各式图案,用瓷片
打磨、上釉,放入地炉经1000℃余度高温烧红后放于木屑之上,用特制大砂锅盖住,经过木屑
烟熏后即成各式砂锅制品。成品砂锅用于煮饭、炒菜、炖鸡、煨肉,烧制名贵菜肴,其味清香
而不易变质。砂罐用作沏茶或煎中药,茶味及药效持久。民国以来织金砂锅就销省内外,近年
远销国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革新砂锅生产技术,增加产品,除生产砂锅鼎罐外,还生产火
锅、格格锅、蒸钵、烙锅、火炉、香炉等用品。贵州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到织金拍摄专题片播
放。1987年,法国友人罗西女士采访县城砂锅街后,撰写用黏土制成的精品,发表在美国华盛
顿《陶瓷学》月刊上,引起读者关注。河南嵩山少林寺定做一批古朴别致砂罐,制作少林砂锅
饭,供游客使用。1992年出口日本砂锅、砂罐、蒸钵,深受日本人称道。
天麻 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赤箭、定风草、神草、独摇枝、鬼督邮、山萝卜。李时珍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