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54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黄豆制品 有豆干、豆腐皮、腐竹、豆棒、豆豉等系列制品,为名优特产。其中毕节、大
              方臭豆腐干、豆豉,大方豆棒、豆腐皮,纳雍腐竹、豆腐皮最具特色。制作时选当地上等黄

              豆,温水浸泡制浆,用纱布过滤,去渣将浆煮沸,用酸汁或卤点过后,用纱布包压,再用稻谷
              草分层堆放,两天后即可作烤、炸、炒食用。臭豆腐还需发酵,起菌丝即可烧吃。豆腐皮、腐

              竹、豆棒在制作豆浆滚开时用扇子扇风,不断揭皮后以不同形状固定,晾干或烘干即可。豆豉
              则用黄豆煮熟后,在竹筐内用当地豆豉叶压盖十来天即成豆豉,可装成罐头或晒干食用;也可

              捣细,揉成团晒干成豆豉粑,食用时拌以辣椒或其他配料炒制成菜。大方羊场镇穿岩村沙坝豆
              干,小巧精细、柔韧性好、口味绵实,可炒、烤、煎、炸、煮。大方新近推出糍粑豆干,将臭
              豆干在烙锅上用菜油烙过,将其片开,夹入炒熟心子,再包上薄薄一层热糯米糍粑,可烤、

              烙、炸吃,麻、辣、香味均有。
                   黄粑 是大方、黔西、毕节人喜爱食用的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将晚米、糯米、大豆等磨成

              浆,经大火、文火蒸制成。黄粑中黔西黄粑、大方黄粑具有特色,色彩黄而不俗,味道纯正清
              新,柔糯绵软。
                   麻辣脆——大头菜 具有麻、辣、脆特殊风味,可消食、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消渴、

              治热毒风肿。大头菜又名蔓菁。其制作方法一:将大头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滚烫快速
              捞出放于竹制容器上晾去表层水分,也可不放入沸水滚烫直接晾干,用辣椒粉、花椒粉、红

              糖、酱油、曲酒、五香粉、麻油等拌匀,即成麻、辣、脆、香、鲜、嫩和咸甜适度食品。制作
              方法有二:将大头菜洗净去须根,晾干后加盐放入坛中密封月余,再取出晾晒1~2天,拌入适

              量花椒粉、红糖、五香料揉匀再入坛密封贮存1月左右,即成大头菜,可凉拌或作炒菜配料。
                   金沙羊肉粉 用当地黑山羊为原料,去皮加各种香料煮熟,切片加到煮烫熟米粉中,加入

              原汁羊肉汤,有的吃时还加酸菜,味道鲜美。
                   织金发粑 用上等白米置于水中浸泡膨胀,加15%左右熟米,混合打磨成浆,倒入有酵母木
              桶里,发酵8~10小时,加适量碱水避酸成为生料。蒸时用猛火,蒸具冒大气后,加入白糖,盖

              紧蒸具蒸1小时,揭盖后趁热撒上芝麻,即成发粑。发粑细软香甜,富有弹性,老少皆宜。
                   宫保鸡 清光绪年间,织金牛场人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时,用此菜待客得名。制作时,用肥

              嫩仔鸡为原料,去骨后切成指头大小鸡丁,拌以湿淀粉、糍粑辣椒、姜、葱、热汤等调料,用
              旺火爆炒而成。炒后肉质鲜脆、辣香味浓、油而不腻。宫保鸡流传很广,是名菜之一。
                   薏仁米食品 薏仁米又称珠珠米。织金人不论逢年过节、大小宴会都以薏仁米制成八宝

              饭、珍珠金鸡汤、老少健身糕、汤圆粉子面或蒸肉鸡、炖猪腿。既营养丰富又可健脾、补血之
              功能。

                   织金荞凉粉 将甜荞或苦荞去壳盛于纱布口袋中,用温水浸泡,发胀后用手反复搓揉挤出
              浆汁,将荞浆倒入锅内加温并不停搅动,熟后倒于盆式器皿中,冷却后即成色白透明凉粉。吃

              时讲究蘸水,蘸水用少量香霉豆腐捣成糊,加入食醋、酱油、大蒜汁、麻油(或香粉)、葱
              花、辣椒面、味精、少许炒酥黄豆(或椿豆),搅匀拌即成。用特制凉粉刮将凉粉一层一层
              刮,横竖交叉放入碗内,用筷子搛起放在蘸水里蘸过后入口,口味别致。如有松花蛋,加一个



            1640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