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2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二节 耕作制度





                                                  一 耕作制度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耕作制度 毕节地区最古老的耕作方式是撂荒撒播耕作制,即放火
              烧荒,垦殖一年后丢荒几年,俗称“烧荒撒播”。定耕农业形成后的相当长时期,稻田是连作耕
              作制,冬季休闲。小麦、大麦、豌豆、蚕豆、油菜等夏收作物相继传入后,出现少量水田的一年

              两熟制。丢荒几年的旱地再种植,演变成轮歇耕作制。直到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旱地主
              要粮食作物,皆以荞麦为主。荞麦生育期短,一年春秋两季种植,出现最早的旱地复种耕作制。

              清代中叶罂粟传入,复种耕作扩大。清道光二十年(1840),贵州巡抚贺长龄曾教民铲罂粟、种
              木棉,但屡禁不止。民国26年(1937)民国政府强令禁种罂粟,改种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旱
              地复种耕作制又有发展。民国37年(1948),全地区夏收作物播种80.91万亩,占耕地面积12.7%,

              除去轮歇地,复种指数98.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连作耕作制为主,同时有复种耕作制和
              轮歇耕作制。民国时期,连作耕作制的种植制度,水田是一季水稻,旱地有一季玉米或马铃薯、

              甘薯、小米、薏仁、燕麦、蓝花籽等;玉米地内多混播菜豆并间作大豆,有的还同时间作高粱和
              向日葵。复种耕作制的种植有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玉米、春荞秋

              荞、冬籽秋荞等。稻田复种的基本方式是接茬复种。威宁县中水,水稻品种生育期长,是谷穗撒
              籽后排水撒播小麦,小麦出苗后收水稻,属套作复种。旱地小麦玉米两熟制,有接茬复种和套作

              复种两种方式。白菜型油菜玉米两熟属接茬复种,芥菜型油玉米两熟是套作复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耕作制度 1950~1959年,全地区年均复种指数115.6%,比1949年增
              16.1个百分点,其中夏收杂粮复种面积占45.3%;油菜、小麦发展最快,是1949年的3.4倍和1.9倍,

              多为油稻、油包、麦稻、麦包两熟。1961年,专署农业局调查毕节、织金、威宁等5县的8个生产
              大队,肯定复种夏收作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1961~1963年,专区农科所在河谷类型区

              织金县花红公社、丘陵类型区毕节县清丰公社和头步桥公社、高山类型区威宁县龙街公社蹲点,
              开展耕作制度改革试验和调查研究。河谷类型区两熟制面积大,但麦类比重大,麦稻两熟耗氮量
              多,肥料不足,影响提高复种效果。针对问题,提倡油菜下田,小麦上山,逐年轮作。丘陵类型

              区,油菜和绿肥下田,旱地推广芋包、麦包套作两熟,大力发展玉米和豆类间作。高山类型区开
              辟肥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扩大高产作物马铃薯和玉米面积,发展粮豆间作,减少轮歇地。

              1960~1969年,全地区年均复种指数135.7%,比50年代增20.1个百分点。1971年,地区农科所调查
              全地区8个县的42个公社的耕作制度改革。总结对粮食单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亩产800

              斤)大队的经验。地区革委生产指挥部将毕节县海子街区4个超纲大队的总结印发全地区。1976年
              8月,地区农业局召开全地区耕作制度改革座谈会,总结耕制改革经验,提出改革的方向和规划,
              地革委批转会议纪要,发到全地区。1970~1979年,全地区年均复种指数144.4%,比60年代增8.7个



            112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