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187

第十一篇  农  业


            年,地区行署制定《毕节地区土法炼硫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规定对老厂限期按GKLH-4型技术
            改造。国家环保局派员到毕节调查后,向国务委员兼国家环保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汇报。宋健批示:“毕节经验很好,值得推广。”1991年6月,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司、国家环
            保局,在大方县召开硫磺生产现场会,推广GKLH-4型炼硫新技术。

                 2.粗锌冶炼技改。至20世纪80年代,沿用马槽炉冶炼粗锌,严重环境污染,锌回收率低于
            50%。1985年,赫章妈姑铅锌厂马槽炉改为爬坡炉,锌回收率提高,煤耗和罐耗降低,但建炉受

            地形限制。1990年前后,先后引进马鞍炉、八卦炉、靠背炉、六角炉、四方炉冶炼锌。马鞍炉
            炼粗锌回收率超50%,曾一度在生产上使用。八卦炉投资较大。靠背炉、六角炉和四方炉,粗锌
            回收率达到70%~80%,煤耗省20%,减轻污染环境,很快代替马鞍炉。1995年,赫章县野马川

            祥瑞铅锌有限股份公司引进竖罐炉冶炼粗锌成功,回收率90%,吨粗锌煤耗从13.6吨降到4.1吨,
            降低69.8%,污染物排放在国家标准内。竖罐炉炼锌在全地区推广。2000年,赫章县兴电冶炼厂

            采用电炉湿法炼粗锌成功,成本低,利润大,污染轻微。
                 3.精锌冶炼技改。1985年,赫章青山冶炼厂引进碳化硅单体单塔冶炼工艺,生产精锌。1988
            年,上海锌厂赫章分厂改单塔为单体双塔,用无烟煤代替有烟煤。1990年进行第二次技改,将

            单体双塔改为三塔联体,为国内首创。生产的精锌达到0号和1号标准,吨精锌煤耗从1.1吨降为
            0.9吨。

                 4.铁冶炼技改。1972年前,铁矿冶炼基本采用土法。1954年前用木柴或木炭作燃料,是年改
            用焦煤作燃料,1972年,国营砂石铁厂建第一座13.5立方米高炉后,乡镇企业铁厂逐步淘汰土

            法,建不同容积的高炉。1989年,金沙县岚头铁厂试验用白煤代替焦炭铁,取得成功,降低炼
            铁生产成本。

                 5.水泥生产技改。2007年起,指导具有代表性的纳雍县骏发水泥厂、威宁县草海水泥建材有限
            责任公司等水泥企业开展水泥磨的增产降耗、提高废渣利用及立窑电收尘装置的技术改造,利用
            废弃物掺熟料进行粉磨的废渣综合技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此期间,地区乡镇企业局组织调查重要行业的生产技术。1989年6月提出《关于认真解决乡
            镇企业硫磺污染的意见》,行署批转全地区执行。地县市乡镇企业局与环保部门配合,推广普

            及GKLH-4型炼硫技术。组织推广赫章县野马川锌厂引进竖罐炉炼粗锌技术,推动区内炼锌行业
            继续发展。



                                                二 企业经营管理



                 1977年9月,地区社队企业局成立后,把抓好社队企业经营管理作为重要工作职责。1981年
            9月,召开全地区社队企业会议,研究社队企业经营管理,要求:1.各企业做好业务、统计、会

            计核算等方面资料的原始记录,使核算企业经营成果,考核、计算工人劳动成果有依据。2.建
            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经济责任,并建立
            相应的奖惩制度。3.处理好公社、大队、生产队与企业,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



                                                                                                           1285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