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3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度,设卫的地方都改为州县。
明代,在黔西北地区设有宣慰司、土府,又设有卫所,其地界相互交错。卫、所为军事机
构,但又兼管民政,辖有村寨、屯、堡。屯为驻军地,世袭军官与全家住在内,平时屯田垦
荒,战争出击征讨;堡为外来汉民定点居住地。外来汉民在屯内垦荒务农,提供军粮。各卫建
有卫儒学,朝廷设学官训导、教授;卫、所的钱、粮出纳、刑狱受制于布政司、按察司。明永
乐后,在毕节设分守或分巡兵备道,管辖各卫所的民政及刑狱。
二 镇协营
清顺治十六年(1659),水西宣慰司、乌撒土府及毕节、赤水、乌撒卫均归清版图。清廷
废卫、所,在各卫设守备1人、千总1人,五所各设千总1人。康熙五年(1666),撤销乌撒卫及
七星关、摩尼、白撒、阿落密和前所5所吏目;又撤摩尼、白撒、阿落密、前所千总,将4所地
并入赤水卫;后撤赤水及七星关千总。康熙二十六年(1687),撤销卫守备3员;千总、经历各
2员;教授3员,以毕节、赤水二卫合并为县,革除卫所制,建立镇、协、营。
威宁镇 康熙四年(1665)置。康熙二十四年(1685)改为参将营,雍正九年(1731)改
为协;乾隆二年(1737)复为镇。历任镇总兵:塔新策、朱万年、柯彩、王朝海、谢英、唐希
顺、郭朝政、孟大志、韩忠、杜汉昆、牛射斗、李定邦、麦世位、石礼哈、孔世魁、曾长治、
刘顺、李琨、牛射方、施庭专、甘国宝、海中阿、八泰、英泰、王万邦、特成额、敬善、许世
亨、七格、武尔衮泰、冯联科、唐文淑、恩特赫、苏勒芳阿、武光琳、松青、善祥。
大定协 康熙四年(1665)设镇;雍正四年(1726)改协。历任镇总兵:田十六、张永
祥、葛秉正、李超、卢逢耀、李世威、王凤、张宏印、丁士杰。
平远协 康熙四年(1665)置镇。康熙七年(1668)改协,镇总兵刘文进。
毕赤营 顺治十六年(1659)设置。
黔西营 康熙四年(1665)设镇,二十三年改协,嘉庆三年(1798)改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贵州省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部 民国24年(1935),国民党中央部队入黔,在毕节设贵州
省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部,为全专区最高军事机关,以专员兼任保安司令,指挥驻境保安团
队、各县保警大队及区、乡自卫队。司令部有司令、副司令各1人、上校军衔。历任司令:莫
雄、赵朴、何朝忠、廖兴序、肖树经、周希濂、刘鹤鸣;历任副司令:梁柱、刘鹤鸣、罗湘
培、江仲卿、罗一农、陈祯、王渔帆、蔡国祥、万邦贞、张镇坤。司令部下设参谋室,设中
校、少校参谋各1人。其主要任务为:掌理有关作战计划命令、区内保安团队及民众武装自卫组
织的训练调遣及指挥、调制地图、情报战报及分布防区计划、防御工事及其他有关保安事项。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