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413
第五篇 中国共产党毕节地方组织
主动“下楼”放包袱,搞退赔。第三步,依靠公社三干会训练的骨干,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
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发动贫下中农团结好中农。第四步,组织革命阶级队伍,建立贫下中农
组织;对阶级敌人进行说理斗争,处理好四类分子和投机倒把分子。第五步,建立健全干部参
加劳动制度,整顿党的基层组织、青年、妇女、民兵组织,改善生产队经营管理,制订生产计
划。在试点的基础上,全专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参加“四清”运动的
公社84个,全专区抽调2508名干部组建工作队入村,从1963年11月开始到翌年2月结束。84个
公社共有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9229人,通过“四清”,没问题的占70.8%有一般错误的占
23.7%,犯有严重错误的占5.5%。通过两条路线的教育,彻底纠正单干风。第二批从1964年春季
开始,全专区共抽3067名干部在249个公社进行“四清”运动。1965年1月,中共中央制发《农
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亦称二十三条),要求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着重
解决干部的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清经济(亦称面上四清),所有制倒退和“走资派”及
其幕后操纵者的问题。省、地和其他县共抽调工作队员7226人到毕节县撒拉溪、长春堡、何官
屯、燕子口、小吉场、清水铺、杨家湾、林口区开展四清运动。毕节县设立社教工作总团,各
区设立社教工作分团,总团分团都建立党委,实际上取代所在县、区、乡的党政领导职权。四
清中,社教工作团审查毕节县2605名干部,10%的干部受处理。之后,组织四清工作团,在各县
陆续开展“四清”运动,审查和处理干部。
2.机关“五反”“四清”。196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
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是年4月7日,中
共毕节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传达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和意见,部署在全专区分批有计划开展
“五反”,要求领导带头,洗好“温水澡”;大抓思想教育,训练好积极分子;认真纠正错
误,改正错误;加强对运动的具体领导。之后,在试点的基础上,全专区展开机关“五反”运
动。运动中,出现小坝事件,毕节县海子街区小坝公社党委书记彭德雍被定为破落地主、阶级
敌人;将彭德雍问题定为小坝事件,认定是一桩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翻案活动。受小坝
事件牵连,毕节县海子街区委书记、副书记、区长被停职反省;同时组织开展整风运动,在党
政领导机关中搞人人过关。中共毕节地委书记及多名副书记、常委、委员在整风中被戴上为反
革命复辟翻案的帽子,一些地、县领导和干部遭到打击迫害。1965年5月,中共毕节地委召开全
专区县委书记及驻各县社教工作组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
提出的一些问题》,小坝事件得以纠正,彭德雍被无罪释放,另行安排工作,其余受株连的领
导和干部亦相应恢复工作。
农业学大寨 1964年,中共毕节地委、毕节专署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学大
寨的决定,组织全专区干部群众开展农业学大寨。全专区农业学大寨在学习山西省昔阳县大寨
大队及本地典型经验的活动中逐渐深入展开。是年,地委组织人员深入毕节县海子街区田坝
桥公社弯腰树生产队,总结该队在1956~1964年间大搞基本农田改造建设,粮食产量年年增
加,改变落后面貌的经验,发出远学大寨,近学弯腰树的指示,号召全专区农村学习弯腰树生
产队的经验,把学大寨推向更高的目标。是年4月,贵州省科委、省农业厅、共青团贵州省委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