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8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三章 宗 教
西晋末年,佛教传入境内。明代,燃指、如际、月溪、宝珠、钝锋等高僧到境内传播佛
经,佛教大兴。灵峰寺、普惠寺、惠泉寺、观音寺、永洪寺、凤山寺、能仁寺、普照寺等诸
多佛教寺庙在境内名山胜景先后修建。清代,境内佛教方兴未艾。民国年间,境内佛教仍
称兴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佛教盛衰更迭。20世纪末~21世纪初,佛教在境内
又复兴起。
明代,道教全真道派、正一道派均传入境内。清代,道教在境内有长足发展,关圣殿、城
隍庙、万寿宫、斗姆阁、玉皇阁等道教宫观多有修建。民国时期,全真道在境内逐渐衰落,正
一道则以在民间搞诵经、礼忏、超度亡魂等教事,在城乡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道教活动时断时续。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一道民间教事活动复又活跃。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居住在境内的只有回族。元代,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境内,为底
格目教派。明代及清代,伊斯兰教在境内有较快发展。民国时期,“中阿并援”的经堂教育改
革初见成效;同时,伊赫瓦里教派传入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斯兰教的正常宗教活
动受到保护。至2003年,全地区有阿訇301人,清真寺114座,回族穆斯林人口近10万人。
清末,天主教传入境内。民国时期,天主教在境内得到一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天主教在境内的活动时起时伏。至2003年,全地区共有天主教徒1134人,天主教堂6处。
清末至民国初年,基督教内地会、循道公会、女执事会、复临安息日会4个教派先后传
入境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基督教内地会英籍传教士党居仁到平远州(今织金县)
熊家厂白马硐传教;其后,又到威宁州所属的赫章葛布传教,基督教内地会在赫章遂大有发
展,设立葛布、结构两个总堂,87个支堂(教堂)。光绪三十三年(1904),循道公会英
籍传教士柏格理在威宁州石门坎建立教会。其后,发展为石门坎和四方井两个教会;再发展
为石川联区和井宁联区,共下辖教堂76个。民国元年(1912),基督教女执事会德国女传
教士包宽爱等到大定(今大方)传教;民国10年(1921),女执事会传入毕节。民国15年
(1926),基督教福临安息日会传入毕节。至民国38年(1949),全地区有基督教各派教徒
共计近3万人。基督教各派在毕节地区建立教学,发展教徒的同时,还积极发展教育、卫生
事业,开办慈善事业,时人称石门坎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基督教在境内时盛时衰。至2003年,全地区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基督教堂(点)达301处,教
徒达8.5万人。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