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359

第一篇 建置 行政区划









                                         第一章 建置沿革










                 毕节地区20多万年前有古人类在此活动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一万年前,毕节

            先民掌握了制陶和农牧生产技术,开始修筑村庄、城邑居住。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存安全
            的需要,具有国家性质的部落联盟开始产生。到唐虞至夏时称有庳国,殷商时称鬼方国,西周

            时称卢国,春秋时称牂牁国,战国时称夜郎国,秦置夜郎县和汉阳县,西汉属益州的牂牁郡和
            犍为郡所辖,蜀汉时为庲降都督府管辖。自东晋后,宋、齐、梁、陈、北周、隋、唐、五代到
            南宋末年,实际统治者为地方首领,朝廷未直接管辖。直到元、明两朝,水西、乌撒才纳入中

            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并实行土司制度。从元朝开始,所设置的宣慰司、军民府均纳入国
            家编制,无论土官、流官都由朝廷委任。土官(土司)由地方申报,朝廷认可,其升降均掌

            握在朝廷手中。由于土司政权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土司衙门的下属官吏,完全不同于朝
            廷的建制。水西下属四十八目,有领地、可世袭,分别成为一方领主。直到清代“改土归流”

            后,才真正纳入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建制,履行国家法定的地方行政的社会职能。



                                       第一节 明代及以前建置





                 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今毕节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唐虞时为庳国,夏为梁州南
            域,商属荆州西境鬼方国、庳国,周属卢夷之国,春秋为牂牁国、战国为夜郎国属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夜郎、汉阳县及象郡,东部属夜郎县、中部为汉阳县、西部
            为象郡辖地。西汉建元六年(前135)置犍为郡,东部属犍为郡鄨县、中部属平夷县、西部为汉
            阳县辖地。汉元鼎六年(前111)置牂牁郡,平夷、鄨等县改隶牂牁郡。

                 东汉年间(25~220),世居云南东川的昆明夷默部始祖慕齐齐向东扩展,据有今黔西北及
            安顺、兴义一带,史称卢鹿部。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昆明夷默部二世齐齐火献

            粮通道,助擒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命世长其地。西晋永嘉五年(311),分牂牁郡平夷、鄨二
            县设置平夷郡。东晋元兴三年(404),改平夷郡、平夷县为平蛮郡、平蛮县。南北朝至唐龙朔

            初(420~661),无建置,均为卢鹿部领地。唐龙朔三年(663),卢鹿部内附,在置郝州、姚
            州、宝州,均为羁縻小州。这些羁縻小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比较松弛,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虽有刺史等官,不过只是一种封号,实际上仍是土官当政。五代十国时,无所更置。



                                                                                                           209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