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17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十)
毕节地区文化源远流长,明代教育逐步发展,清代呈人才蔚起之象。清代修志盛行,现存
志书11部177卷,尚有佚亡志书17部,《大定府志》曾被林则徐、梁启超誉为优秀府志;私家藏
书、文人结社兴盛,文苑诗坛素有传统。乾隆年间,文琴传入黔西,至光绪年间,文琴坐唱兴
盛一时,民国时期文琴乃是群众喜好雅乐。以戏楼为亮点的各省商会聚点,春秋祠、川主庙、
黑神庙、万寿宫等纷纷建成开馆。“五四”运动后新文化始在毕节传播;抗日战争期间,抗日
救亡文艺团体掀起以抗日救亡为主旨的革命文化活动,成为抗日宣传的先锋和中坚。民国时
期花灯表演、川剧演出、京剧演唱等民间文化活动从未间断。民国32年创刊的铅印版《黔西日
报》,为毕节地区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份报纸。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走上日益繁荣的道路。1949年12月下旬,毕节新华书店建立并开
始营业;1951年9月,中共毕节地委机关报《毕节大众》报创刊;1952年,大定、织金、黔西等
县文化馆先后成立,大定、毕节开办大众阅览室,织金、大定、金沙、威宁等县开办群众书店
或人民书店,黔西红星剧团、大定机关业余京剧组等业余文艺社团先后成立,金沙县建起简易
剧场。读新书、唱新歌、演新戏成为时尚,新文化迅速占领全专区文化阵地。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期,是毕节专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较快的时期,1953年,贵州省文化局电影教育工
作队毕节区分队建立,下辖3个分队。1954年,毕节电影院建成开业。至1955年,全专区各县均
建有文化馆。1953年至1956年,各县新华书店相继建立。1956年,黔西文琴剧团和毕节县川剧
团、杂剧团成立;全专区有电影院1座,文化系统电影队15个,工矿电影队1个,放映点511个,
初步形成电影放映网。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多数公社建立文化馆、文工团、书店,管理
区建文化站、俱乐部,生产队亦建文工队、图书室(组)、创作组、读报组、山歌队等业余文
艺组织,全专区时有文化馆96个、文化站592个;毕节人民出版社建立;大方、金沙、织金、威
宁县简易电影院和黔西县新电影院先后开业,织金、毕节、大方、金沙县文琴剧团和威宁县民
族歌舞团等专业剧团相继建立。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区社群众文化团体纷纷
解散,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各县文化馆仅开展阵地宣传和图书阅览,专业剧团合并、
撤销,地区成立黔剧团、川剧团、京剧团,毕节人民出版社撤销,区办电影队、各县县报全
部停办。1963年至1965年,全专区经济形势好转,文化事业随之复苏,配合阶级斗争、生产斗
争、科学试验三大革命运动,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农村电影队定线定点定场放映,专业艺术剧
团演出活跃。“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剧目被禁演,古今中外大量优秀图书被查封,各种文
艺社团销声匿迹,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学演“革命样板戏”,学毛泽东著作、讲革命故
事一时兴起。1967年,全专区发行毛泽东著作500多万册、毛泽东标准像65.98万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地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事业步入全面繁荣时期。20世纪80年
代,地区及各县均建立图书馆,6个县建立民族文化工作队,多数乡镇建立文化站;群众办电影
热潮掀起,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电影,城市影院和农村影院放映场次大幅度增加;中共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