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9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79
执政论坛
(五)推进“园区+”扶贫。
充分发挥园区资金聚集、人才聚集的优势,把扶贫工作作为园区的重点工作,着力壮大园
区经济,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实现一户一人就业目标。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罗平已
经是省级工业园区,生物资源加工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工业增
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3%。投资1.57亿元建设长青工业片区生物资源加工园路网工程、供电
工程和华叶大道,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园区供水管网、水源点水库、电网和燃气工程等。目前,
入园企业达4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户,就业人员11453人。狠抓内培外引招强引优。围绕
旅游、生物资源、大理石资源、新型建材、民族特色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集群,多维招商、
多措并举,发展绿色经济、庄园经济,加快油脂、蜂产品加工、古生物化石群开发,落实各项
投资优惠政策,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企业经贸交流和协作,帮助非公企业
“走出去、引进来”,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2015年以来,该县中小企业合作引资或项
目投资达67.1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项目落地10个,包装推出项目20个。创新产业
扶贫模式,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2017年帮扶带动300户贫困户1000人
脱贫致富。
二、下步努力方向
“两不愁、三保障”不是脱贫工作的终点,而是推动脱贫举措向深向细的起点。截至目
前,全县仍有3052户9467人贫困群众未脱贫,同时,还存在极少部分发展根基不稳的群众可能
发生返贫情况。下一步,将继续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差距、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全面落实精
准脱贫各项举措,不断提升脱贫质量,把扶贫的巩固提升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一)继续抓识别,细措施
坚持紧盯“三率一度”,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对8119户32406人已脱
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再开展“回头看”工作,重点组织各乡镇(街道)扶贫干部对各级第三方评
估、自检自查和市级初审过程中发现的“疑似问题户”和收入较低的非贫困户家庭反复筛查,
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精准识别的规范性、准确性,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公平、公正、公开、公认,
防止数字脱贫和贫困户“被脱贫”。组织各乡镇(街道)精准锁定全县3052户9467人未脱贫对
象,并根据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力解决“怎么扶”的问
题;持续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
(二)继续抓产业,拓渠道
产业支撑乏力、基础设施滞后是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瓶颈。罗平将依托自身在高原特色农
业、全域旅游、健康养生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按照《罗平县2017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制定的发展方向,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以措施到户、扶持到人的方式,把保证每
户都有一个致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把“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
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主要路径,2018年继续推动“烤烟、冬早马铃薯、蜜蜂、小黄姜、
中药材种植”等9大特色农业脱贫产业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贫困村脱贫、易地搬迁村
后续产业培育的有效抓手,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乡村旅游产业;结
- 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