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1 - 昌宁县志
P. 551
第二十七章 扶贫移民 社会卷
第十节 移民安置
1978 ~ 2005 年,昌宁县开展明山中型水库、大城中型水库建设移民安置工作,实施小湾水电站
昌宁库区移民规划。至 2005 年,两个中型水库建设移民 425 户 1757 人,其中后靠安置 74 户 328 人、
异地安置 118 户 473 人、投靠亲人 3 户 6 人、原地安置 230 户 950 人。完成小湾水电站库区以农户为
单位移民档案、移民安置招标设计,收储移民安置国有土地 13491.91 亩。
一、水库建设移民
1996 年 3 月,明山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水库淹没翁堵乡明山村 9 个合作社耕地 2084.40 亩,其中
水田 1078.71 亩、旱地 1005.69 亩,需移民安置 283 户 1198 人。移民搬迁工作 1998 年底开始,1999
年 3 月结束。其中,后靠安置在明山村龙潭、田坝、瓦窑、腰街、支家、新寨、杨家 7 个合作社 74 户
328 人,异地安置到鸡飞乡澡塘村兰坪寨、澡塘、松坡 3 个合作社 62 户 241 人,投靠亲人到昌宁县城
落户 3 户 6 人,移民人均配置水田 0.80 亩、旱地 1.20 亩;其余 144 户 623 人,实行土地调平或给予一
定经济补偿后,进行原地安置。
2003 年 5 月,大城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水库淹没耕地 1176.64 亩,其中水田 509.02 亩、旱地 667.62 亩。
需移民安置 2 个乡镇 7 个村民小组 142 户 559 人,其中勐统镇刺竹山村 5 个村民小组 125 户 491 人、
更戛乡田头村 2 个村民小组 17 户 68 人。移民搬迁工作 2004 年 11 月开始,2005 年 10 月结束。异地
安置勐统镇刺竹山村 5 个村民小组移民 56 户 232 人,其中安置到小勐统村大营盘山 55 户 228 人、勐
统村望郎寨 1 户 4 人,人均配置水田 0.50 亩、旱地 2 亩;其余 86 户 327 人,进行土地调平或给予一
定经济补偿后,进行原地安置。
二、小湾水电站昌宁库区移民规划
昌宁县是小湾水电站建设工程第二大淹没影响县。1993 年 11 月至 1994 年 1 月,昌宁县配合国
家电力总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首次实施昌宁县涉及小湾水电站库区淹没区大田坝、漭水、耈
街、珠街 4 个乡实物指标调查。1995 年 9 月,国家电力总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澜沧江小
湾水电站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通过初审,规划显示:昌宁县淹没主要实物指标是淹没陆地
面积 41.51 平方千米,其中淹没区 40.59 平方千米、坍岸区 0.92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9033 亩,其中水
田 4342 亩、旱地 4691 亩;园地面积 74.30 亩,林地面积 44062 亩,鱼塘面积 1.10 亩;村庄占地面积
55.90 亩;移民搬迁安置人口 5570 人,其中外迁安置 4895 人、后靠安置 675 人。初设安置点 4 个,其
中湾甸乡下甸安置点安置 1146 人、勐统乡大芒卡安置点安置 550 人、安博安置点安置 1279 人、更戛
乡小街子安置点安置 1920 人,耈街乡岔河集镇后靠安置在马拉等河河口。1999 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
国家电力总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大队进驻昌宁,开展澜沧江、黑惠江两岸海拔 1240 米以下淹
没区地形图测绘。2000 年 1 月 11 ~ 20 日,国家电力总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处五队派出 2 名
工程师到昌宁,会同县土地局开展珠街、耈街、漭水、大田坝 4 个乡 14 个村 78 处居民点、耕地、园
地、矿山等小湾水电站库区淹没区以上海拔 1240 ~ 1300 米范围内不稳定区调查,圈定不稳定区位置、
范围。2 月 20 日,国家电力总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一行 14 人到昌宁,开展不稳定地带复查,复
查具体地点是大田坝乡文沧村大寨、珠街乡比此村江外、珠街乡集镇所在地、漭水乡老厂村方家寨。3
月 22 日至 5 月 6 日,昌宁县从林业、土地、水利、农业、建设等部门抽调人员,会同乡、村、组和国
【 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