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7 - 昌宁县志
P. 547
第二十七章 扶贫移民 社会卷
槽 3 座;建安居房 308 户,改厕 200 户、改厩 226 户,建沼气池 685 口、节能灶 282 眼,安装太阳能
热水器(具)124 户;种植泡核桃 1.65 万株,玉米地膜栽培示范 100 亩,建烤烟示范基地 100 亩;举
办科技培训班 138 期 9691 人次。解决 7 个村 75 个村民小组交通运输困难、10780 人和 3988 头大牲畜
饮水困难;改善农田灌溉面积 848 亩,新增灌溉面积 253 亩,新增水浇地面积 287 亩;改善贫困农户
居住条件 337 户。
三、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2005 年,昌宁县以行政村为单元重点扶持村项目改为以自然村为单元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在 13
个乡镇、19 个村、20 个村民小组实施以自然村为扶贫单元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投资 575.40 万元,其
中国家补助 300 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275.40 万元。改扩建村组道路 34.30 千米,支砌涵洞 55 道;
支砌河堤 0.24 千米,修建灌溉沟渠 0.50 千米;建人畜饮水工程 14 件,架设人畜饮水管道 89.80 千米,
建水池 60 个;建农村安居示范户 18 户,铺筑混凝土 125 户,改厕 75 户、改厩 126 户,建公厕 2 座、
沼气池 300 口、节能灶 100 眼;举办科技培训 108 期 4560 人次。
四、民族乡扶贫综合开发
2003 年 2 月,珠街彝族乡扶贫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开工,次年 5 月完工。项目总投资 260.38 万元,
其中省级补助 100 万元、市级补助 10 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150.38 万元。该项目覆盖羊街、岔
河、子堂、从岗 4 个村 60 个村民小组、1530 户 6564 人,完成羊街比自起大沟防渗加固,新建小水窖
230 口,种植泡核桃 1000 亩,改造民房 120 户 1.18 万平方米,完成岔河村街子片 4 个村民小组人畜饮
水工程,新建沼气池 230 口。2004 年 11 月,珠街彝族乡扶贫综合开发二期工程启动,次年 1 月完工。
项目总投资 233.06 万元,其中省级补助 100 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133.06 万元。项目覆盖比此、
羊街、庆美、珠街、黑马、子堂、谷满 7 个村 97 个村民小组、1513 户 6057 人,新建小水窖 400 口,
防渗加固羊街兴龙大沟,复修下羊街公路及比此村沿江片、子堂村比巴片公路,拆除重建谷满村完小,
架设羊街村 3 个村民小组输电线路 1.97 千米。
五、贫困户茅草房改造
2004 年 8 月,昌宁县启动扶贫安居工程,在大田坝、更戛、卡斯 3 个乡镇、8 个村、27 个自然村、
500 户贫困户中实施茅草房、杈杈房改造项目,完成投资 553.68 万元,其中省级补助 150 万元、市级
配套 11.30 万元、群众自筹 392.38 万元。2005 年,在 13 个乡镇、114 个村、907 个村民小组 1788 户
贫困户中实施茅草房、杈杈房改造,完成投资 2672.50 万元,其中省级补助 535.80 万元、市级配套 24
万元、群众自筹 2112.70 万元。至 2005 年,昌宁县贫困户茅草房、杈杈房改造项目扶持 2288 户,其
中残疾人 226 户,改造住房面积 18.09 万平方米。
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
1996 ~ 2000 年,昌宁县向云南省外输出富余劳动力 6500 余人。2004 年 3 月,昌宁县成立扶贫劳
务输出领导小组,把扶贫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与脱贫致富重要举措,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
训转移项目为依托,实施“劳务增收千元工程”,有序开展劳务输出。至 2005 年,投入专项资金 116
万元,其中省级补助 100 万元、县级配套 16 万元,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10.10 万人次;向非农产
业转移输出 3.80 万人,其中保山市内就近就便转移 32855 人、向市外省内输出 1058 人、向省外输出
4087 人,实现劳务收入 2.05 亿元。
【 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