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6 - 昌宁县志
P. 546
昌宁县志 1978~2005
工程。项目总投资 1309.34 万元,其中国债资金 720 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30 万元、镇级自筹 21.30 万元、
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538.04 万元。转移安置 362 户 1530 人。划拨土地 4242.21 亩,其中宅基地 130.32
亩、耕地(田)3741.41 亩、生活及公共用地 370.48 亩。
小勐统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2004 年 2 月,勐统镇小勐统村国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开工,
2005 年 4 月完工。从该镇刺竹山、长山、新庆村和漭水镇翠华村迁出部分贫困户,到小勐统村芒卡坝
一带设立安置点,完成安居住房、基本农田及水利、人畜饮水、通路通电、农村能源、集镇、卫生室、
广播电视等 11 个单项工程。项目总投资 1430.14 万元,其中国债资金 950 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50 万元、
镇级自筹 12.45 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417.69 万元。转移安置贫困人口 475 户 1999 人。划拨土地
5896.60 亩,其中宅基地 156.40 亩、旱地 1301 亩、水田 699.70 亩、林地 3507.80 亩、生活及公共用地
231.70 亩。
柯街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2005 年 11 月,柯街镇易地扶贫开发搬迁项目开工,2006 年 10 月完工。
从该镇 8 个村转移部分贫困户到柯街村小横山安置点,实施安居、基本农田、人畜饮水、新建农用灌
溉沟及防渗加固、新修村庄道路、架设输电线路、新建沼气池与推广节能灶等单项工程。项目总投资
368.10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112.50 万元、以工代赈资金 111 万元、市级财政资金 4.50 万元、
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140.10 万元。建设安居房 110 户、基本农田地 900 亩、人畜饮水工程 1 件,改造
中低产田地 500 亩,修建砂石机耕路 0.90 千米、进村砂石路 0.53 千米、户间水泥通道 1.90 千米,架
设 10 千伏输电线路 0.53 千米、进户线路 1.60 千米,安装变压器 1 台、电表 110 只,建沼气池 20 口、
建节能灶 90 眼。
第六节 贫困村扶贫综合开发
一、扶贫安居温饱示范村建设
1999 年 10 月,昌宁县以珠街乡比此村福三、福四自然村为试点,开始实施以通路、通水、通电,改厨、
改厕、改厩,建家园、建水窖、建沼气池和发展农户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主要内容扶贫安居温饱示
范村建设项目。至 2005 年,组织实施扶贫安居温饱示范村建设项目 43 个,覆盖 13 个乡镇、36 个村、
45 个村民小组,完成投资 2299.90 万元,其中省级补助 607.26 万元、市级补助和部门整合 284.80 万
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 1407.84 万元,2937 户农户 12396 人受益。新建人畜饮水工程 27 件,架设人
畜饮水管道 135.80 千米,建水池 127 个,小水窖 30 口;防渗加固灌溉沟渠 3.10 千米;修建村、组道
路 134.60 千米,修建桥、涵 10 座(道);架设输电线路 61 千米;建安居房 348 户,实施改厕 790 户、
改厩 878 户,建沼气池 344 口、节能灶 765 眼;建教学楼 1 幢,农民活动中心 4 所;发展泡核桃 350 亩;
举办实用科技培训班 205 期 9852 人次。
二、贫困村重点扶持项目
2001 年,昌宁县有 36 个行政村被确认为省级贫困行政村重点扶持项目,在县域范围实施以行政
村为单元重点扶持村项目。同年,在卡斯乡广邑村启动实施。此后 3 年,先后在卡斯镇客邑、温泉乡
光山、更戛乡小街子、耈街乡阿干、珠街乡金宝、鸡飞乡八甲、漭水镇翠华、柯街镇松林和玉地里、
勐统镇马家田 10 个村组织实施。完成投资 1064.21 万元,其中国家补助 620 万元、自筹及投劳折资
444.21 万元。修建村组道路 97.80 千米,修复危桥 1 座,建人畜饮水工程 14 件,架设人畜饮水管道
121.30 千米,建水池 115 个、小水窖 391 口;修复小水塘 7 个、开挖和防渗加固沟渠 5.90 千米,建渡
【 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