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昌宁县志
P. 199
第八章 工 业 经济卷
二、集体工业
1978 年,昌宁县有集体工业企业 35 户,实现产值 150.23 万元(不变价),占工业总产值 9.58%。
1981 年后,实行小组或个人分散经营、包交提留管理体制。1984 年,集体企业由 1983 年 43 户增加到
171 户,实现工业产值 598 万元(不变价),占工业总产值 12.89%。1985 年,集体工业企业数下降到
46 户,实现工业产值 285.31 万元(不变价),占工业总产值 7.18%。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集体工业企
业参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改制。1986 年,产值突破 1000 万元,为 1159.62 万元。1990 年,有
集体工业企业 32 户,实现产值 4994 万元(不变价),占工业总产值 40.69%。1993 年产值突破 1 亿元,
为 10040 万元。其后逐年下滑,2000 年为 715 万元,2002 年仅为 7 万元。2003 年后,昌宁县没有正
常生产经营集体工业企业。
三、个私工业
1981 年后,昌宁县个体工业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1985 年,有个体工业企业 411 户,其中手工业
314 户、其他 97 户,实现产值 93.49 万元(不变价)。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个体工业持续发展。
1995 年,个体工业企业数 2517 户,实现产值 2496 万元(不变价)。2005 年,昌宁县个体工业企业
1783 户,实现产值 18501 万元。
1989 年 1 月,昌宁县第一户私营企业——翁堵乡街下茶厂成立。1995 年,有私营工业企业 10 户。
1998 年,第一户外资工业企业——贞元冶炼硅有限公司成立。2000 年,昌宁县私营工业企业 60 户,
实现工业总产值 476 万元(不变价)。2005 年,私营工业企业 173 户,实现产值 18583 万元,分为个
人独资、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3 种类型。
第四节 重工业
一、电力工业
昌宁县电力工业主要包含电源建设、电网建设、供电。
电源建设 昌宁县以水电电源供电为主。1978 年,昌宁县境有水电站 39 处 40 台 4354 千瓦,其
中小型 1处 2台 2000千瓦、小小型 4处4台 832千瓦、微型 34处34台 1522千瓦,并网运行 3处
4 台 2612 千瓦、单站运行分散供电 36 处 36 台 1742 千瓦。1982 年,建成“三八”沟小型水电站。
1979 ~ 1985 年,建成热水河、小街子、河西二级、松山河、河西水库、岔河、金马 7 个小小型和田
头、兰山、阳旺田、八甲、扁瓦、老板田 6 个微型水电站。1986 ~ 1990 年,建成卡斯叠水、湾甸农场
2 个小小型和大田坝微型水电站。1980 ~ 1990 年,改造(扩容)小小型水电站 6 处、微型电站 3 处。
1992 ~ 1999 年,建成橄榄河一级、更戛河二级、弯弓桥一级、橄榄河二级、弯弓桥二级 5 个小型和柯
街糖厂小小型水电站,停发报废小小型水电站 7 处 11 台 1086 千瓦。1980 ~ 2000 年,停发报废微型水
电站 40 处 40 台 1752 千瓦。2003 年,松山河电站扩容为 2 台 500 千瓦。2005 年,昌宁县境有水电站
15 处 25 台 15740 千瓦,其中小(二)型 7 处(九甲、三八沟、更戛河一级、橄榄河一级、橄榄河二级、
弯弓桥一级、弯弓桥二级水电站)14 台 12640 千瓦、小小型 8 处(新城、河西一级、河西二级、松山
河、岔河、河西水库水电站和湾甸农场、柯街糖厂自备水电站)11 台 3100 千瓦;电网统调 12 处 20 台
14590 千瓦、单站运行分散供电 3 处 5 台 1150 千瓦;在建水电站有更戛河三级水电站,装机 5000 千瓦。
此外,部分制糖、制茶企业购置火力发电机组,缓解企业生产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问题。1978 年,
【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