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昌宁县志
P. 196

昌宁县志                     1978~2005







                                             第八章 工 业





                 1978 年,昌宁县工业生产主要涉及制茶、制糖、采煤、电力、水泥、木材、砖瓦、冶金、机械铸
            造等领域,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 1547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25.54%。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
            企业快速增加,生产规模一再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1984 年起,逐步探索和完
            善企业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1989 年后,私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1995 年
            后,昌宁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重组、拍卖、整合,改制为民营企业。2005 年,实现工业现价总
            产值 59322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35.52%,比 1978 年提高 9.98 个百分点。



                                           第一节 工业管理机构



                 昌宁县工业管理机构有县经济贸易局、乡镇企业管理局。
                 昌宁县经济贸易局 1978年10月,撤销昌宁县工业交通局革命委员会,恢复设置昌宁县工业交通局。
            1982 年 2 月,电力管理职能划归县水利局,县工业交通局更名为昌宁县经济委员会。次年 12 月,与县
            农业机械管理局、手工业管理局合并,组建昌宁县工业交通局。1984 年 5 月,手工业管理职能划归县
            城乡集体企业管理局。同年,县工业交通局内设办公室、重工业科、轻工业科、交通科、农机管理科、
            劳动人事科、财务科、计划统计科,核定人员编制 30 名,实有干部职工 30 人。1987 年 6 月,更名为
            县经济委员会。7 月,县糖业办公室并入县经济委员会。设立昌宁县标准计量局,属副科级单位,挂靠
            县经济委员会。1989 年 10 月,县糖业办公室设置为县人民政府正科级综合协调职能机构,核定人员编
            制 2 名,挂靠县经济委员会。1992 年 8 月,划出交通工作职能,设立昌宁县交通局。1995 年 2 月,县
            经济委员会、商业局、技术监督局、经济协作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合并组建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时并
            入物资行业管理职能。保留昌宁县技术监督局牌子。县糖业生产办公室(正科级)挂靠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原县经济委员会农机管理科(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划归县农牧局。原昌宁县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设置为县经济贸易委员会矿产科,保留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牌子。10 月,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内
            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工业科、矿产科、商贸科、技术监督科、计统科、财务审计科,人员编制
            59 名,其中行政编制 50 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 9 名。1999 年 10 月,县技术监督局单独设置。2002 年
            6 月,县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为昌宁县经济贸易局。县经济贸易委员会承担矿产资源管理职能划归县国
            土资源局。不再保留县乡镇企业局、体改委、糖业办公室,其职能并入县经济贸易局,挂县乡镇企业局
            牌子。原县人事劳动局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矿山安全监察职能,原县医药管理局承担医药工业和流
            通行业管理职能,以及电力行业监督管理和电力行政执法职能划入县经济贸易局。10 月,县经济贸易
            局内设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综合科、工业科、企业改革科、安全生产科、糖业科、民营经济发展科,
            人员编制 48 名,其中行政编制 42 名、工勤编制 6 名。2005 年 6 月,县经济贸易局承担技术改造投资管理、
            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职能,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职能,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宏
            观职能划归县发展和改革局;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划归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划入煤炭安全监管职能。
            9 月,县经济贸易局内设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业科、综合科、民营经济科、糖业科、企业改革科,
            人员编制 37 名,其中行政编制 32 名、工勤编制 5 名。实有干部职工 43 人。



            【 138 】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