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昌宁县志
P. 189

第七章 水 利       经济卷


               节水灌溉项目,也是本志记述时限内唯一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工程总投资 2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
               算内专项资金(国债)100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 50 万元、自筹资金 50 万元。修建进水池、沉沙池各
               1 个,渠道防渗衬砌 7.80 千米,架设管道 64.12 千米,支砌闸阀井 13 个,安装砂石过滤器 2 套、压
               力表 4 个、排气阀 4 个、微喷头 10630 个,新增渠道防渗灌溉 1810 亩,微灌 220 亩(滴灌 20 亩、微
               喷灌 200 亩)。

                   三、饮水工程

                   昌宁县饮水工程分农村饮水工程、县城供水工程、集镇供水工程 3 类。
                   农村饮水工程 1978 年后,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逐步引起关注。从 1981 年起,昌宁县按照群众自
               建为主、扶持补助为辅原则,把解决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畜饮水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在缺水最为严重珠街等地修建一批饮水工程。1980 ~ 1982 年,在国家扶持下,勐
               统公社发动群众从电杆沟水库修建引水沟,解决 7 个生产队及公社驻地机关、学校 2000 余人饮水困
               难。至 1985 年,修建乡村饮水工程 350 余件,其中架设钢管管道工程 198 件,解决近 400 个合作社 4.69
               万人和 1.88 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986 ~ 1990 年,昌宁县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干旱缺水严重地区为
               重点,在达丙区新城乡、卡斯乡邑林村和毛寨村、珠街乡黑马村等地实施人畜饮水工程 8 件,总投资
               33.15 万元,架设引水钢管 32.70 千米、胶管 4.20 千米,改善 5300 余人、6500 余头大牲畜饮水条件。
               1991 年,投资 34.37 万元,投工 5.10 万个,建成人畜饮水工程 23 件,解决 1646 户 11548 人、9617 头
               大牲畜饮水困难。1992 年,达丙镇九甲办事处罗扁自然村 130 户 615 人集资 3.72 万元,修建蓄水池 6 个,
               架设引水管道 19 千米,改善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条件。1991 ~ 1995 年,解决 3.58 万人、1.81 万头大
               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其后,随着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度逐年加大。1999 年起,昌

               宁县主要以国债资金补助、地方配套、农民自筹相结合方式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002 ~ 2004 年,实
               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 39 件,受益人口 16830 人。2004 年,昌宁县 31 万农村人口中,集中式供水人口 6.70
               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 24.30 万人。集中式供水人口中,供水到户 5 万人、集中供水点供水 1.70 万人,
               饮用地表水 5.90 万人、地下水 0.80 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中,有设施 17.30 万人(井 1.20 万人、引泉
               15.90 万人、集雨 0.20 万人)、无设施 7 万人。2005 年,累计建成各类人畜饮水工程 449 件,解决 6.58
               万人、4.21 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县城供水工程 1978 年初,昌宁县城供水工程水源点出水量小,无法满足城市用水,居民仍需
               到城外沟河和小水井挑水饮用。部分单位还自筹资金,寻找水源,架设管道,解决单位内部用水困难。
               同年,1976 年 3 月开工建设的清灵寺山水管所竣工,建成蓄水量 2500 立方米蓄水池 1 个、复修蓄
               水量 500 立方米老水池 1 个,开挖引水沟 2 千米,架设输水、配水管道各 1 千米,修建城市居民聚
               居区蓄水池 9 个,用工 2.20 万个,国家投资 42 万元,从黑龙潭和索柴洼两个水源点取水,建成县
               城供水工程,基本解决县直 50 余个单位和城区 11 个生产队生活用水问题。其后,随着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县城供水矛盾日益突出。1986 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右甸河畔增建昌宁县自来水厂,
               取右甸河水经工艺处理供县城居民饮用。1987 年 2 月 28 日,昌宁县自来水厂主体工程竣工,试机供水。
               水厂占地面积 7082.90 平方米,日供水规模 4000 吨,建成蓄水池 3 个、饮水渠 3 千米,供水范围 5.50
               平方千米,其中县城 4.10 平方千米、达丙 1.40 平方千米。1990 年 12 月,右甸、达丙 2789 户居民
               饮用自来水,日供水量 2000 立方米。1986 ~ 1990 年,昌宁县自来水厂架设主供水管道 6 条 9.89 千米。
               1991 ~ 1995 年,架设输水管道 17.80 千米,供水范围覆盖右文、三甲、上达丙、石砖等地;投资
               274 万元,从麻地河水库架设引水管道 2.50 千米。至 1995 年,县城供水管网覆盖范围 10 平方千米,
               日供水量 3000 立方米,用户 3500 户 2 万余人。1999 年 9 月,以河西水库为水源点,在新城董瓮



                                                                                                     【 131 】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