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昌宁县志
P. 161
第五章 畜牧业 经济卷
喂配合饲料、改喂熟食为喂生食、改吊架子为直线育肥适时屠宰、改春秋两季防疫为按免疫程序综合
防疫的“八改”养猪技术。至 1990 年,生猪存栏 350126 头、肥猪出栏 91014 头。1990 年后,规模养
殖户开始出现,多用配合饲料、实行卫生圈舍集中饲养。2000 年起,昌宁县在勐统乡刺竹山村、柯街
乡仙岳村、大田坝乡湾岗村建设生猪养殖示范村。同年,生猪存栏 404581 头,肥猪出栏 229151 头。
2005 年,生猪存栏 430842 头、肥猪出栏 312723 头,均为历年最多;有年出栏肥猪 50 头以上养猪户
159 户。
大牲畜养殖 一般白天放牧,夜晚关圈,有的夜间补喂饲草和饮水各 1 次,尤以冬季补饲较多。
1978 年,昌宁县大牲畜存栏 105792 头,其中黄牛 77949 头、水牛 17506 头、马 5413 匹、骡 4437 匹、
驴 487 头,大牲畜出栏 3386 头。1983 年前,大牲畜归集体所有,实行分户饲养。土地承包到户后,
大牲畜折价分归农户自养,农户养殖积极性普遍提高。1990 年,大牲畜存栏 122355 头,其中黄牛
80999 头、水牛 31067 头、马 2165 匹、骡 6139 匹、驴 1985 头,大牲畜出栏 2305 头。2004 年,养殖
黑白花高产奶牛 226 头。2005 年,大牲畜存栏 148330 头,其中黄牛 84829 头、奶牛 305 头(能繁母
牛 177 头)、水牛 49804 头、马 555 匹、骡 7595 匹、驴 5242 头,大牲畜出栏 34394 头,大牲畜存栏、
出栏数均为历年最高,有 20 头以上养牛户 399 户。
羊养殖 利用天然草场资源,主要采取白天放养、晚上圈养,补饲食盐和花椒。1978 年,昌宁县
羊存栏 89879 只、出栏 11469 只,其中山羊存栏 82926 只、绵羊存栏 6953 只。1979 年后,羊养殖数
量呈现徘徊和下降趋势。1995 年后,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多。2005 年,羊存栏 108953 只、出栏 61671 只,
均为历年最高。其中,山羊存栏 106043 只、出栏 60551 只,绵羊存栏 2910 只、出栏 1120 只,山羊、
绵羊存栏数分别是 1978 年的 1.28 倍和 41.85%;有规模养羊户 129 户。
家禽养殖 农户以饲养鸡为主,回族聚居区和靠沟、河、池、塘农户则鸡、鸭、鹅并养。家禽一
般由妇女管理,早、晚撒喂原粮,白天任其自由寻食,晚上收归禽圈。1978 年,多数农户自育种公禽,
无种公禽农户习惯与有种公禽农户等量换蛋自繁。以养鸡为主农户通常养鸡 10 余只,多则数十只。
1983 年,县畜牧兽医站办起良种鸡场,繁殖推广良种鸡并开始推广科学养鸡方法。其后,养鸡由农户
扩大到非农户,饲养方法由放养逐步改为圈养,饲料由原粮逐步改为配合饲料,并开始出现养鸡专业户。
2005 年,昌宁县山区村寨群众大多延续传统养殖方法,城镇街道、居住密集坝区村寨和养殖专业户一
般实行圈养。农户自养以喂原粮为主,在雏禽阶段有的农户也加喂配合饲料。养殖专业户一般以喂配
合饲料为主。有规模养鸡户 37 户。鹅、鸭在田园镇勐廷村回族群众饲养较为普遍,一般农户饲养 10 余只。
1978 ~ 2005 年昌宁县畜禽存栏出栏情况表
表 5-3-1
大牲畜(头) 猪(头) 羊(只) 禽类出栏
年 份
出栏 年末存栏 出栏 年末存栏 出栏 年末存栏 (羽)
1978 3386 105792 65088 237063 11469 89879 -
1979 3186 104447 64348 252473 11688 87725 -
1980 1411 108975 72722 287276 7723 95430 -
1981 1271 110118 79389 308602 8283 93423 -
1982 1294 110397 77978 320644 8575 83041 -
1983 334 116284 78448 335042 6758 69670 -
1984 510 124075 86688 332996 4628 68044 -
1985 1051 128060 82491 304961 4894 62148 -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