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昌宁县志
P. 160
昌宁县志 1978~2005
开展猪人工授精和繁殖 LY 种母猪。1985 ~ 2003 年,引进美系杜洛克公猪 12 头、母猪 6 头,台系杜
洛克公猪 15 头、母猪 25 头,约克夏种公猪 6 头、种母猪 20 头。2005 年,昌宁县猪品种改良 13.40 万
窝,其中人工授精 3.10 万窝、本交改良 10.30 万窝,主要猪品种有杜本杂、约本杂、长本杂、DLY(杜
长约)、LY(长约)、PIC 配套系,保山大耳猪仅漭水、大田坝、更戛 3 个乡镇存栏约 500 头。
牛品种 昌宁当地品种有更戛高峰黄牛、德宏水牛。至 1978 年,昌宁县引进荷兰牛、西门达尔牛
与本地品种杂交。1986 年,引进广南黄牛公牛 1 头、母牛 2 头,投放到鸡飞区邑等乡饲养,与当地黄
牛杂交改良。1989 年,引进婆罗门牛公牛 1 头,在大田坝乡湾岗村里松坡社饲养,由于个体大、性成
熟晚,仅发展 30 头杂交牛。1992 年,引进墨累灰牛公牛 2 头,在更戛畜牧兽医站饲养,因病死亡未
繁殖后代。1996 年,引进西门塔尔牛颗粒冻精、摩拉水牛颗粒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本地水牛,开始推
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1999 年起,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细管冻精改良本地黄牛。2003 年,引进短角
牛、安格斯、西门塔尔、摩拉水牛细管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和本地水牛。2005 年,冻精改良 6021 头,
黄牛杂交品种主要有西本杂、短本杂、安本杂,水牛杂交品种主要有摩本杂、尼本杂、尼摩本杂,奶
牛主要有荷斯坦奶牛。
羊品种 至 1978 年,昌宁县引进绵羊良种,将粗毛羊基本改良成细毛羊。当地山羊品种主要是云
岭黑山羊。1995 年,引进龙陵黄山羊 340 只,其中公羊 194 只,投放到更戛、翁堵乡改良本地品种,
发展黄本杂山羊。2005 年,引进努比亚山羊改良本地品种。年末,绵羊饲养量较少,以本地品种为主;
山羊品种以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为主,有少量努本杂。
禽品种 昌宁县家禽主要有鸡、鸭、鹅。1984 年,达丙区达丙乡一农户引进狄高鸭养殖。1988 年,
昌宁县引进狄高鸭雏鸭 500 羽、康贝尔鸭雏鸭 400 羽,供给贫困群众饲养。1985 ~ 1989 年,良种鸡
场饲养过奥洲黑、白洛克肉鸡和罗斯、来航等蛋鸡父母代种鸡,出售商品代雏鸡。1990 年起,良种鸡
场以引进出壳雏鸡脱温出售为主,先后出售新布洛、AA 鸡、艾维茵、罗斯 308、芦花、狄高、港口苗、
882、土杂鸡等肉鸡和罗斯鸡、海南褐、海南灰等蛋鸡。1997 年起,个体养鸡户逐年增多,主要从大理、
德宏、昆明、广西、广东、上海、陕西等地引进鲁花、狄高、882、土杂鸡推广。2002 年,引进莱茵
鹅 1000 羽,供大田坝乡湾岗村、右甸镇勐廷村部分群众做种鹅。2005 年,昌宁县有养鸡大户 20 余户,
销售脱温鸡苗 35 万羽。鸡品种主要有当地土鸡、土杂鸡、白凤乌鸡、腾冲雪鸡、快大黄鸡、狄高鸡、
芦花鸡、黄蛋鸡、白蛋鸡、黑蛋鸡;鸭以当地自繁自养品种为主,少量饲养狄高鸭、康贝尔鸭;鹅以
当地自繁自养品种为主,少量饲养莱茵鹅。
第三节 畜禽生产
一、畜禽饲养
2005 年,昌宁县大牲畜存栏 148330 头、生猪存栏 430842 头、羊存栏 108953 只,与 1978 年相比,
分别增 42538 头、193779 头、19074 只;大牲畜出栏 34394 头、肥猪出栏 312723 头、羊出栏 61671 只,
分别比 1978 年增 31008 头、247635 头、50202 只;家禽出栏 825764 羽,比 1992 年增 517352 羽。
猪养殖 一般以自养自用、放牧和圈养相结合,以小群混牧(与牛、马、羊一起)或三五户合群
轮流放牧,晚上赶回畜圈方式饲养,利用自产谷物、豆类等农产品喂养。1978 年,昌宁县生猪存栏
237063 头、肥猪出栏 65088 头。1979 年后,随着粮食生产发展和社员饲料地增加,养猪业进一步发展,
生猪存栏和肥猪出栏数连年增长。1987 年 5 月起,昌宁县推广改圈内积肥旧式猪圈为圈外积肥卫生圈、
改随便交配为有计划杂交改良、改本交为人工授精、改仔猪随娘吃食为提早诱食补料、改有啥喂啥为
【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