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86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7
文化载体,把节庆、饮食、民俗等文化按市场化手段物化出来,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
涵,突出特色,延伸产业链。组织演艺队伍编排推出关索戏、太平花灯、草狮子舞、芦笙舞
等富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定点不定点、定时不定时地进行专场表演,常态化演出,
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业态,吸引更多的游客,创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纵深融合、相互促进、
同步提升的体制机制,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协调发展。构建特色旅游线路,把县城、帽天
山、抚仙湖环湖景区景点及附近县区的景区优化搭配串联编织起来,通过多方联合协作,整
合不同的旅游产品和资源,打造形成长短兼备的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一日、二日、多日游产
品,留住更多的游客。扶持开展荷藕、蓝莓等生态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庄园经济、特色农
家乐,开展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做大做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创全域旅游新局面。
着力打造特色餐饮文化。继续巩固和壮大铜锅鱼、牛肉冷片、扒猪脚、烤干鱼、豌豆粉等传
统特色菜品、特色小吃,深入发掘本土“鱼全席”“藕全席”等特色美食,研发创新更多的
特色品种,进一步扩展特色美食品牌。大力拓展和丰富游购市场。不断做大做强藕粉、有机
蔬菜、蓝莓、咸鱼、萝卜丝鲊等特色旅游食品,鼓励创新研发一批民间雕刻、民间刺绣、民
间编织、化石陶铜器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形
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开发,进一步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激发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动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
目、资金支持,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上级争资、财政筹
资、招商引资、民间投资、企业融资等方式融投资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继续完善扶
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健全引导激励机制。要切实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发展专项
扶持基金和其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前期工作、旅游基础配套
设施建设投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业兼职文艺演艺团队道具服装演出补助,旅游宣传促
销、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品研发生产扶持,以及对业绩突出、财税贡献大的旅游相
关部门、各镇(街道)、旅游行业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
本的撬动作用,有效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增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探索创新新景区新产品开发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体
制机制,形成群众、企业、县镇三方互利共赢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保护中开发、开
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合作股份型方式。探索生态
保护利用与大型新景区配套开发的经营管理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培育壮大旅游产业,
让财税增收、群众企业都得实惠,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既生态可持续、既富民又强县的支柱
产业。
(六)进一步充实队伍力量,提供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加强培训,提高旅游从业
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加
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和竞赛,全面提高现有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其他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
平,加快培养形成高、中、低齐备、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旅游人才队伍。引进旅游经营管
理、专业技术需缺人才。实行灵活宽松的引进政策,重点招聘旅游创新团队、高中层管理人
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解决博物、文物、导游、烹饪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稳定和
加强基层文化管理专业人员,巩固和培养一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研究队伍,挖掘创作历史文
化作品,精心编排文艺剧目,将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文艺创作作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要壮大
民间、专业文艺演艺队伍,重点组建培育傩戏、太平花灯表演为主体的民族歌舞、现代歌舞
三支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专业文艺演艺团队。强化县镇旅游事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机构和人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