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85

研究探讨

                  大发展。统一步调,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力度。要以更新的理念、用更大的力量、更多
                  的举措全力抓实旅游产业,用过去抓烤烟生产的决心和力度来抓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与各相
                  关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力、协调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增长拉动力强、贡献
                  率高的重要产业。
                       (二)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做优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编制《抚仙湖径流
                  区区域总体规划》。将抚仙湖径流区生态环境保护性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林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充分衔接,实现多规合一。要以“一城
                  五镇多村”规划建设为契机,结合县情实际,依托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高起点、
                  高标准,科学编制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
                  性,做到有章可循,引领旅游产业发展。深广融合,补齐短板。按照“大旅游、广融合、强
                  服务、大发展”的要求,规划打造特色景区和亮点。规划要突出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一二
                  产业广泛、高度融合这个重点,用活水利、林业、环保、教育、体育、卫生等相关旅游资
                  源,作好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这篇文章,规划增加特色突出、吸引力强的游、购、娱旅游新产
                  品新业态,突破旅游季节性瓶颈,力求均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要高起点的规
                  划先行,按照旅游规划,逐步分类分批打造,加快形成规模带动效应。以规划为引领,认真
                  落实规划。要进一步提高规划法规意识,有规必行,强化旅游规划的执行力,增强规划的严
                  肃性、实效性,减少或避免雷同性重复性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引领发
                  展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加快旅游基础配套
                  设施建设。以市场需求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导向,切实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要加强道路交
                  通路网建设,加快形成功能配套的旅游交通连接线和公交、旅游专线,创造条件适时开行环
                  湖、景区景点旅游专巴和电瓶游览车,构建安全、便捷、通畅的旅游交通网络。要加快城
                  市、景区景点、道路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演艺场馆、观光栈道、观景台、特色民居、星
                  级旅游厕所、垃圾桶、游客服务中心、休闲亭椅、慢行游道系统、城镇景区面山绿化、亮
                  化、美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加快已定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推动
                  宾馆酒店创星升星,提质增效。创建乡村星级旅游客栈,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引导和
                  扶持农家乐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更高档次和水平的庭院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住宿多样化需
                  求。加速推进一城五镇多村和其他重点项目落实。以化石博物馆、寒武纪乐园欢乐大世界、
                  广龙旅游小镇、太阳山、樱花谷、立昌旅游小镇、仙湖锦绣、时光栈道、北岸生态湿地、生
                  态调蓄带等重大生态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和老城、禄充景区改造、古建筑修复为重点,努力将
                  每一个旅游项目都打造成特色景区或景点亮点,培育一批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文化精品,促
                  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品质和竞争力。同时,要着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转型升
                  级,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相得益彰,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其次,积极做好新旅游
                  项目储备和开发。按照旅游发展规划,本着“生态环保、节约土地、高新技术、特色鲜明、
                  财税增收”的原则,重大抓小,招选客商,引入项目,引进资金,开发旅游文化新产品新业
                  态,打造更多的特色旅游精品和亮点,培植新财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四)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增添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活力。要着重抓好文化旅游产
                  业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抚仙湖、帽天山等优美神奇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
                  优势,深入保护、挖掘山水文化、古生物文化、傩戏文化、古滇国文化、古建筑文化、渔文
                  化、名人文化,把独特的历史人文元素融入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之中,创意、包装、再造旅游

                                                                                                     253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