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9 - 澄江年鉴2018
P. 499
附 录
鲜明、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一流、运营规范、竞争力强 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一批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民合
的乡村旅游聚集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 作社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加强农
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 村乡土人才、民族民间技能人才培养,扶持一批乡村工匠。健
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 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规范。2017年每个镇(街道)打造出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并 1000人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鼓励支持进城农民工、
对每个村开展特色主题规划设计,打造一个农业产业园区,逐 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创新。(责任单
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格局。(责任单 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协、农业局、林业局、供销社、
位:旅游发展局、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局、林 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街道)
业局、市场监管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抚仙湖管理局、文 1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
化广电体育局、公安局、民宗局,各镇、街道) 要求,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突出抓好粮食丰产增
10.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重点特色村落建设。围绕“一城 效、畜禽水产良种培育、草食畜牧业、智慧农业、化肥农药减
五镇多村”的总体布局,推动旅游与生态、文化、城镇、产业 施增效、中低产田改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攻
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广龙、立昌旅游小镇建设,启动寒武纪、 关推广。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以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为重
海口、路居3个旅游小镇和小湾、海镜、海关、小凹、孤山等 点,依托领军科技人才和团队,整合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
11个重点特色村落建设,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 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病虫害
特点的特色旅游镇村,促进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责任单 绿色防治,扩大统防统治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
位:县委农办、住房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局、 作社等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支持新型农业经
旅游发展局,各镇、街道) 营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
11.提高农业庄园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以规模化种 机制“四新”综合应用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良
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生产﹢ 制“六良”配套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进
加工﹢科技﹢旅游”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做优农业观光体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物联网、智慧农业、智慧气象技术模式。
验、健康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4类庄园品牌,重点打造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实施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
吉花荷藕庄园等7个示范庄园,将现代农业庄园建设成澄江县 工程,加大以蓝莓、藕荷为重点的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
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的阵地、产业发展的标杆、特色产品展 范、推广力度,加强 鱼等地方畜禽水产良种资源的保护与
示的窗口、科技研发的基地。(责任单位:农业局、林业局、 开发。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基地、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基层
科协、国土资源局、发改局、财政局,各镇、街道) 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
12.推进农产品流通和电子商务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 系建设,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气
布局和农产品走出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价值 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
链、完善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改造升级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协、农业局、林业局、气象局、供销社,各镇、街道)
和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等设施。探索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 (四)抓改革谋创新,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直销体系,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 15.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
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发挥示范项目补短板 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加。优化财政
作用,通过整合邮政、快递、电商、传统商贸企业的物流资 投入结构和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
源,加强网络、设施和信息的共享衔接,通过集中收货、存 改善、农业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等。强
货、统一发货和共同配送方式,打牢物流配送基础。加大农村 化资金整合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家和省、市、县的各项
电子商务扶持力度,依托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等知名电 支农资金,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
商平台,引入专业合作伙伴,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捆绑”“打包”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农业“三
建设,将有条件的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打造成为村级电商实体 项补贴”改革。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基金的放大作用,有效撬
店,推动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和乡村全覆盖,促进 动社会资本参与高原特色现代观光农业建设。(责任单位:财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实现由在地农业、在 政局、发展改革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各
场农业、在版农业向在线农业跃升。(责任单位:农业局、林 镇、街道)
业局、科协、供销社、发展改革局、工业商贸科技信息局、招 16.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涉
商局、邮政局,各镇、街道) 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稳步
13.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大力开发 推进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金融机
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各类培训资金资源,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和 构增加县域网点,丰富农村支付服务和支付产品。加快农村金
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 融改革创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
育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培养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 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创新新型
- 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