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1 - 澄江年鉴2018
P. 481
附 录
设,到2020年,80%以上城市街道、60%以上的镇(街道)、 2.赛事活动特色化。充分挖掘体育的多元价值,精心培育
农村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文化,组织开展针对不同人群多样化的
60%以上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逐步建立“遍布城乡、 健身活动,广泛建立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开展以足球运动
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为代表的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以“全民健身日”活
“十三五”期间,争取省级资助命名2个优秀体育协会, 动和“抚仙杯”篮球赛为传统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足、
3个优秀健身活动站点。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拓宽社会 篮、排、乒乓等球类运动,试点推广健身气功、瑜伽、太极、
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渠道,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综合素 民族健身操(舞)等健身活动,适时组织千人瑜伽、千人太极
质,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群和项目结合的新模式。培育和 展示展演,尝试推广水上运动项目。
发展枢纽型、人群型、项目型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体育 3.健身活动多元化。发挥晨晚练点、农村基层综合文体活
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立遍布城乡、 动中心的平台作用,发挥各级老体协、工会、共青团、妇联、
指导高效、富有活力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发挥城乡基层 残联等社会团体的组织引领作用,带动社区、农村、职工、老
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支持草根体育组织建设和发展, 年人、妇女、幼儿、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民族健身操(舞)、健
培育多层次、不同规模的全民健身团队,推动开展公共体育服 身气功、健步走、篮球、气排球等健身活动。会同工商、公安
务参与式管理,形成多元联动格局。 等部门,规范和加强对游泳、攀岩、滑翔伞、潜水等高危险性
2.服务长效化。构建澄江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建 体育健身项目经营的审批和监管。
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在全县晨晚练辅导站、青少年 4.青少年体育多样化。实施澄江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
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生活化社区、各级 划,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户外
体育协会、已配建的全民健身工程等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 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
全覆盖,形成横坐标,将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会、共青 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
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形成纵坐标,交叉联合、互相呼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加强体教结合,做好“体育人才后备基
应,形成服务区域网格化。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领作 地”“体育项目进校园示范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青少
用,建立和完善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组织,严格社会体育 年足球训练中心”的创建工作。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
指导员技术等级和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经费投入和激励机 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
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重点培训足球、 积极探索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员队伍的培育工作,推动校内和
游泳、健身气功等社会需求大、覆盖人群广的运动项目专业指 校外体育的优势互补和积极联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
导和志愿服务人员,组织优秀教练员、体育教师义务健身辅 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鼓励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
导,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费或优惠开放,建立澄江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
3.健身指导服务便民化。探索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 并定期展开调查。
站、卫生院和卫生所等社会资源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打造澄江 五、工作保障
县国民体质测试常态化机制,即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一)组织保障
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居民体质 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适实调整县全民健身领导小组,
监测制度,用好居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民 要按照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宏观管理、政策制
体质监测结果。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各体育项目《业 定、资源整合分配、工作监督评估和协调跨部门联动,各有
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组织人员进社区、下乡村,推广简 关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
便易行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 并在顶层设计和工作落实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在日常体育
健身方法,推广科学实用的健身方法与运动处方,加强体医结 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发
合,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治发展规划。 挥作用。
(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服务体系 各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建立完善全
1.赛事活动品牌化。大力发展具有澄江特色的大众户外运 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等实施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明确部
动与体育健身活动,如健身跑、骑行、登山、攀岩、探险、徒 门责任,形成全民健身督促、落实、检查长效工作机制。要将
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培育帆船、马拉松、赛车、滑翔 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落实政
伞、露营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营造澄江 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及时解决推
县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体育发展的浓厚氛围。推进“七彩 进实施计划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
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实现争取申 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精
请国家体育产业专项资金及省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共计400万 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纳入当地国
的目标。积极创办2个县级品牌赛事、3个乡镇级品牌赛事,积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在规划、财
极培育澄江本土品牌赛事。 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 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