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8 - 易门年鉴2017
P. 468

! " $
                      #
               !" #$%    ! " # $
                         %"&% '"&%

                                                                及古建筑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整
                  三、推进产城融合                                      合项目资金,优先建设集镇中心、交通干道沿线、
                                                                重点景区周边、历史文化名村、民族团结示范村
                  产业升级带动就业。以产业为核心,通过产                           或其他有条件的中心村和特色村。
              业的培育和壮大带动就业、吸纳人口、集聚经济,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
              促进产城互动发展。立足区域,准确定位产业发                             村水源地 (点)的保护,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工业园区各产业片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提升农村供电网质
              区向专业化发展,推进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将易                             量,巩固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强农村太阳能、
              门打造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特色新城、资源枯                             沼气建设及技术服务,提高天然气使用覆盖率,
              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典范。                                       实现能源替换;加大农村断头路及联络线建设力
                  增强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强化城镇周边自然                           度,提级改造乡道、村组公路和村内道路,提高
              村城镇化改造,加强城镇新区的产业建设,实现                             路面硬化率,满足居民生产、出行需要。继续实
              产业、生态、人口、文化、空间的融合,形成集                             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增加农村商品零售及其他
              实体产业、完整生活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城镇新区。                            生活服务网点,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和宽带网
              统筹安排交通、能源、给水、排水、电力、通信、                            络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推动城镇公共
              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统筹安排文化、                            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加大
              娱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配套。                           移民后扶力度。
                  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公共
                                                                  第四节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小康社会建设
              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
              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增强产业园区核心竞                                  一、脱贫攻坚
              争力。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园区转                                  (一)脱贫攻坚目标
              移,完善园区交通、能源、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
              建设,将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商业等社会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
              事业建设项目纳入园区规划建设,提高园区的综                             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按照市委、市政府
              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                                        要求,到 2017年实现全县 11864人贫困人口脱贫,
                  积极引导产镇融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                           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产业发展中的宏观指导和协                                  (二)脱贫攻坚要求
              调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引导产业向有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
              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延伸,构建小城镇发展的产业                             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
              支撑,增强特色小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和                             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通过
              辐射作用,重点推进城镇近郊、交通干道沿线、                             教育扶贫行动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健康
              园区周边发展条件好的小城镇 “产镇融合”。                             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编织有力的保障网;
                                                                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
                  四、提升新农村建设                                     对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的实施扶贫搬迁,
                                                                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
                  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新农村建设,加                           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
              快村庄发展规划,加大美丽乡村、新农村试点示                             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教育、医疗、
              范建设推进力度。大力推进农村抗震安居工程、                             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政策与扶贫政策衔接,对
              扶贫易地搬迁工程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                             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                                  强化脱贫责任,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扶贫退
              和土壤整治,严禁城镇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制度,用活易地搬迁、革命
              加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名木古树                             老区、信贷、产 业、贫 困 村 互 助、劳 动 力 转 移、
               · 4 4
                  1
                    ·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