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2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322

2016
                  中共宣威市委             ZHI ZHENG JI YAO
                   ZHONG GONG XUAN WEI SHI WEI 执政纪要



              负总责,对重要信访事项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亲自督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加强了对信访工作
              的直接领导,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牵头协调解决信访工作难题和突出问题;其他领导班子成
              员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

              落实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日常工作中,市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但坚持大接
              访、大下访,还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全面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
              际困难,而且多次在全市的各类会议上强调信访工作,提出要求,明确责任,不断营造抓信访工

              作的责任气氛,全市形成了会上会下讲信访、上下齐心抓信访、部门联动抓信访的大信访格局。
                   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从市委组织部、政法委、检察院、信访局、公安局、煤炭局、经济
              局、林业局、建设局、劳动局、法院、司法局等部门抽调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
              有较强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调整充实市解决信访问题联合工作组,并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

              保障,不断加大对信访问题的处置、解决力度,使大部分事关社会稳定、群众安危的急热难点问题
              和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并在宣发〔2010〕8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各乡镇、街道再次强调充
              实相应机构并明确要求,把问题尽量化解在基层。
                   加强考核工作。市委、政府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社会

              事业一同研究、一同部署,常抓不懈,还列入对乡镇(街道)综合绩效考核,考核分值由原来的15
              分提高到30分,信访积案化解1件加2分,改变过去信访工作只罚不奖的尴尬局面,对到京非访和越
              级集体访重点考核扣分,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得到进一步重视。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一是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分别设立信访办公室,落实
              了办公地点,配备了2~5名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信访业务。二是建立并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
              按照中央、省、曲靖市信访联席会议要求,建立健全中共宣威市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9个
              专项工作小组,适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三是建设信访信息平台。全市28个乡镇(街
              道)和2个试点村(居)委会、25个市直单位已完成建设全国息访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让数据多

              跑腿、群众少跑路”的信访理想成为现实。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全市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抓信访也是政绩、抓信访也是新的生产力的观
              念,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社会事业同研究、同部署,常抓不懈。

                   (二)预防为主,加强源头治理
                   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凡是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建设等,都事先进行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可能出现的矛盾想在前,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从源头减少信
              访问题的发生。

                   二是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坚持经常
              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形成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联
              动,信访、纪检、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多位一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
              解体系;坚持经常性排查和专项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区域排查与系统排查相结合制度;坚

              持村(居)委会每天、乡(镇、街道)每周、市直部门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重要会议和重大
              活动等敏感时期实行专项排查,并明确了由分管领导签字上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逐级实行日报告



          282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