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174

2016
                  中共宣威市委             ;)* ;)&/( +* :"0
                   ;)0/( (0/( 96"/ 8&* 4)* 8&* 执政纪要


              和谐校园。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推动卫生与健康工作由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

              心转变,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高全民
              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加快发展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建立引进高
              层次和紧缺人才绿色通道,抓好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有效提升疾病诊疗水平。力争市第一人
              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高度重视中医中药发展,加快市级医院中医专科和卫生院中医馆

              建设,巩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成果。加强疾病防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关爱妇女儿
              童健康行动计划,加强妇幼保健、优生诊断和计生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
              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

              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积极争创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文化
              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提升文艺创作能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乡、村文化服务
              设施建设。积极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确保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失职追责,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督促企
              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深入开展安全

              生产风险预警评估,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把隐患消除在
              萌芽状态。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生产、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
              故,减少一般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

              法意识。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和部门事权管理责任,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扎实推进平安宣威建设,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
              工作,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提高法律服务水
              平,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强化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突发

              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双拥共建,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动员、
              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强化气象监测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

              联、科协等群团工作。加强统计、编制、保密、地震、老干部、地方志、红十字会等工作。
                   (七)从严从实转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不忘初心永葆忠诚。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府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深入开展“两学一

              做”学习教育,自觉践行“四讲四有”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识,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始终保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保持政治信
              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上
              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步调统一。



          134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