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5 - 宣威年鉴2018
P. 435
附 录
创建成为省级或省级以上园林城镇, 都要建设垃圾转运站,逐步实现乡 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综合素
70% 以上的建制村创建为绿色村庄。 村垃圾的集中收集和转运。到2020年, 质建设,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统
(二十一)加强城市污水治理 力争全市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 35% 一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制式服装和标
加强景观河道、湖泊生态治理工 以上,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和建筑物垃 识,完善执法装备及设施,统一执法
程建设,增加河流、湖泊的自净能力, 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城市生活垃 车辆标示标牌,完善基层执法人员薪
改善河道、湖泊水质。提高环境监管 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5% 以上。 酬福利政策,完善执法保障,优化城
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随意 八、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市管理执法力量。
排放、向河道和湖泊倾倒垃圾、废物 (二十三)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二十五)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逐步消除污水 按照“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合 加快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
直排口。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理分工、重心下移、以块为主、属地 设,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
与改造,提高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管理”的原则,推进依法治理城市, 算和移动互联网,建设覆盖市域、与
运营水平,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 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 周边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网络,打造
处理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管理职责, “智慧宣威”“无线城市”“宽带乡
使用,完善污水截流及排水系统,提 搭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平台,建立“部 村”。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
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重点推进城乡 门联动、市区联动、运转高效、保障 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将大数据、物联网、
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重要水 有力”的城管执法体系,严格执行城 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
源地村庄等污水收集和治理。大力推 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务相融合,推进市政管理、交通管理、
广“就地收集、就地处理、中水回用” 严厉惩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 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的功
的分散模式,加快道路及周边老旧小 促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逐步统 能整合,推动全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建
区雨污分流改造和中水回用管网建设, 一。落实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主体责任, 设,通过平台实现市民互动、政策宣传、
提高中水利用比重。以生态原理为指 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向基层 便民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
导,加快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倾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稳定基层 设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
发展水污染治理技术服务业。力争到 执法队伍,推动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 市民自治、全民共管”的智慧城市管
2020 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 推动网格化工作体系建设,将网格作 理模式。加强行政处罚、社会诚信等
达 90%,污水处理率达 95%,城市黑 为城市管理服务的基础,加强网格化 城市管理全要素的采集与整合,建立
臭水体彻底消除。 工作体系规范化建设和统一管理,进 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加快数据资
(二十二)加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 一步规范网格划分、工作内容、业务 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推进统一的
完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政策,健 标准、运行机制,将城市管理、社会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网络、电
全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推行特许经营, 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及可拓展 子社区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协同建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项目的 功能纳入网格化管理。 设城市规划区城市建设、交通、能源、
建设运营,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 (二十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通信生态环境等设施的基础数据等基
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合理确定垃 强化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完善执 础数据库,推广“互联网 + 政务服务”,
圾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强化执法监 探索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
投资估算等内容,制订实施方案和 督,依法行使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 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
年度实施计划,完善城镇环卫设施 权,提高办案效率,主动接受社会监 信息技术有机连接,建设全市统一的
建设,提高已建垃圾处理设施运营 督,严肃追究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 电子政务平台,打通群众办事…“最后
管理水平。要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 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市政公用设 一公里”。着力提升智慧惠民水平,
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和 施维护、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 构建普惠化智慧惠民服务体系,统筹
回收管理,加强垃圾监管执法,规 施管理,维护城市安全运行;加强动 加快智慧公交、智慧医疗、智慧水务、
范垃圾排放、收运、处置行为,积 静态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加强车辆分 智慧环保等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公共
极开展城市建筑垃圾回收综合利用, 流和交通疏导,综合治理交通违法行 服务智能化水平。
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 为;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噪音扰民、 (二十六)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源化、无害化。要统筹城乡垃圾处 建筑污染、违法违章建设等热点难点 各部门要围绕城市运行安全,细
理处置,鼓励乡(镇)之间共建共 问题,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加强城市 化梳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
享垃圾处理设施,原则上每个乡(镇) 生态和市容环境管理,营造良好人居 和责任人员职责,研究制定专项整治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