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文山州年鉴2018
P. 72

文山州年鉴/2018


              产权,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                         美化亮化工作,新建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县级城市污水
              环境。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深入推进大                         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 89%、98%,全面
              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落实降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低企业用地成本、社保优惠、减税降费、转型升级等政策,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巩固和深化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
              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题整改,深入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继续推进大气、
              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改革国有企业授权经营体制,推                         水、土壤污染防治。认真落实环保约束性指标,严格执行
              动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                         排污许可制度,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持续实施 “气十
              率和水平。深入推进 “放管服” “多证合一、一证一码、                       条”,全面开展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确保各县 (市)
              证照分离” 改革,推动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方式全覆                       城区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面实施 “土十条”,大力实施矿
              盖,推行 “互联网 +政务服务”,构建审批事项更少、审批                      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
              时间更短、政务服务更优、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的服务                         治理,着力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恢复
              环境。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产权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                         土壤质量。深入实施 “水十条”,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
              产管理、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审计体制、统计管理等改                         “一河一策” “一河一档”,深入实施入河口综合整治,继
              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续推进以普者黑、盘龙河流域、德厚河流域为重点的河流、
                  二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牢固树立大开放意识,做好                       湖库综合治理,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推
              沿边开放和 “转身向海”两篇文章。以推动实施 《左右江                       动河流、湖泊水质持续稳定好转,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
              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重点河流、湖泊监测断面水
              坚规划》为抓手,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                       质优良率不低于 90%。
              云南 “辐射中心”建设,深化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交流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降低能耗强
              合作,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北部湾、滇中经济                         度,加大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加快发展绿色经
              圈等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文山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                         济。加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镇、生态县、生态
              区建设,着力提高天保口岸通关能力,加快都龙口岸对外                         乡 (镇)、生态村和绿色学校创建力度,加快创建生态州步
              开放发展,争取田蓬口岸获批开放,加快实施国际贸易                          伐。开展文明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加快推
              “单一窗口”制,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继续办好中越文山                        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严格落实领导干部
              边交会,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和园区精心包                       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深化环境执法改革,依法
              装储备一批招商项目,制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用产业链                         征收环境保护税,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生态环境
              招商、顺应资源市场招商、瞄准高科技项目招商、出台优                         行为。
              惠政策招商、优化投资环境招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招商。                            (七)着力保障民生增进福祉。顺应人民群众对
              集中力量引进三七、现代农业、旅游、水电铝加工等旗舰                         美好生活的需要,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坚决兜牢
              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努力营                         基本民生底线。继续办好 10件惠民实事。
              造亲商、重商、扶商、护商的良好环境。年内引进州外实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 “一村一幼、
              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 1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8%                       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 工程,完成 “全面改薄” 任
              以上。                                               务,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将辍学率控制在国家
                  (六)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 “绿                        标准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86%以上。加快发展普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生态建设、                        通高中教育,推进一批普通高中新建、改扩建项目,扩大
              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全过程,大力实施环境保护 “十项行                        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改革
              动”,让文山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产教融合,高中阶段教育毛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入学率达到 63%以上。加快筹建文山职业技术学院,支持
              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国土绿化                         文山学院转型发展和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办好民
              行动,加大推进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和勘界立标工作,积                         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鼓励和规范社
              极申报国家石漠化地质公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 45                       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
              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 2368万亩,完成营造林 42万亩,                    育质量。
              森林覆盖率达到 512%。大力实施城乡 “五治三改一拆一                         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创业贷款、失业保险援
              增”和农村 “七改三清” 环境整治,深入开展 “厕所革                       企稳岗、创业培训、就业援助力度,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命”,全面整治城乡 “脏乱差”现象,抓好城镇、村庄绿化                       稳定就业岗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4
               · 2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