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3 - 石林年鉴2018
P. 453
政策
法规
施建设。从2018年起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资金每年不低于 (五)深化改革,理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
100万元,大力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 做好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文化体制改革促
艺团体建设,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创作独具特色的歌舞精品节 进文化发展。整合全县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和人力资源,
(剧)目,挖掘和创新彝族撒尼剧;扶持民族文艺院团开展 搞活文化机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文化人才培养难题。少数
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设立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资金每年 民族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快转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公
不低于100万元,用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和规划; 益性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思
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 维,更新发展模式,增添发展活力。
研究工作;建设彝族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推进彝族语言文 (六)制定规划,科学引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
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发掘和保 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申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规划,纳入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统筹城乡公共
遗产名录,命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发挥好文化传 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
承人的特殊作用,鼓励开展传承活动,按相关标准及时兑现 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分析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确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承补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 定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原则方法,使民族文化发
护工程,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寨和民族文化特 展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色村寨。对有突出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少数民族特 (七)健全机制,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殊人才给予表彰。 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
(三)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依法保障少数民族 传承人,健全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体
文化传承和发展权益 制机制,并适当提高传承人的补助标准。积极与高等院校和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以贯彻 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抢救濒危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有关学科建
落实《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为契机,加强少数 设,培养专门人才。建立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培养机制,不断
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法制建设,在研究制定有关少数民族文 满足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教学、编译、科研及广播电视、新
化保护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 闻出版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民族教育、人才招聘、
性,对继承、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增加专条专 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政策,用活政策,继续坚持按少数民族比
款加以明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 例招录相应的少数民族人员就业。
规定,研究和制定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策措 (八)明确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合力推动民族文化传
施,要从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的实际出发,重视和加快民族 承与弘扬工作
文化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保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
护与弘扬的制度保障体系。 协作,齐抓共管,督促检查,合力推进,建立健全政府统筹
(四)加强引导,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协调、业务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 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确保本实施意见的贯彻执行。
化的社会氛围。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氛
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在有 围,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前提下,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 不断开创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为创建全国民族
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 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优秀传统文化。 而努力奋斗。
363